>黛玉吓了一跳,见是宝玉,才嗔道:“你这人,半夜不睡,来这里做什么?送礼贵在心意,若是假手他人,还有什么意思?”
宝玉知道她性子要强,只得嘱咐紫鹃好生照料,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二
这日史湘云来贾府小住,带了一盒绛纹石戒指,说是叔叔从外头带回来的,特意送给姐妹们玩耍。
她先给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每人一个,又在来贾府做客时,亲自带了四个,分别送给袭人、鸳鸯、金钏儿、平儿。
宝玉见了,打趣道:“云妹妹好偏心,单给她们四个,莫非我们屋里的麝月、秋纹就不配了?”
湘云笑道:“二哥哥不知道,这戒指虽不值什么,可送人也要送在点子上。
袭人姐姐是老太太赏你的,鸳鸯姐姐是老太太跟前第一得力的,金钏儿姐姐是太太跟前的人,平儿姐姐是凤姐姐的臂膀。
我常来府里住,多亏她们照应,自然该表表心意。”
王夫人听说后,对薛姨妈赞道:“别看云丫头平日里大大咧咧的,这行事倒是周到。”
薛姨妈附和着,心里却想起前几日宝钗送丫鬟们的东西,不过是些寻常的绢花手帕,比起湘云这绛纹石戒指,确实逊色不少。
湘云送礼,最重情意。
那日宝钗过生日,贾母留她吃了酒席再回,她特意遣人回家,取来自己旧日作的两色针线活计为贺礼。
一套是绣了折枝梅的绢帕,一套是绣着蝶恋花的香囊。
宝钗接过,见那针线虽不及黛玉的精致,却自有一种活泼气象,笑道:“难为妹妹想着,这花样倒是别致。”
湘云摆手:“我比不得宝姐姐和林姐姐心思巧,不过是尽尽心罢了。”
黛玉在旁看了,却知湘云为做这些针线,定是费了不少功夫。
她记得湘云曾说过,在家时婶婶管得严,做活计常要做到三更天,这送给宝钗的礼物,还不知是熬了多少夜才赶出来的。
三
说起探春送礼,更显其心思细腻。
那日邢岫烟初来贾府,虽得贾母收留,但衣着朴素,难免被些势利眼的下人看轻。
探春见了,悄悄让侍书回房取来一块玉佩送给岫烟。
“这原是前年我生日时舅舅送的,我瞧着这水头颜色都配得上邢姐姐,姐姐若不嫌弃就收着罢。”
探春说得轻描淡写。
岫烟接过一看,那玉佩通体翠绿,雕着如意纹样,一触生温,知是上好的翡翠,连忙推辞:“这样贵重的东西,我如何敢收?”
探春却执意要送:“姐姐说哪里话,咱们姐妹一场,何必分彼此。
再说这玉也要配得上的人才不俗,姐姐气质清华,正该佩这样的玉。”
后来宝钗见了那玉佩,对莺儿说:“三丫头真是舍得,那块玉少说也值几十两银子,她就这样送人了。”
莺儿道:“听说三姑娘还给宝二爷做了双鞋,费了好大工夫呢。”
确实,探春给宝玉做鞋的事,在府里传为美谈。
那日宝玉要去庙里还愿,探春特地嘱咐他:“小厮们知道什么。
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
我还象上回的鞋作一双你穿,比那一双还加工夫,如何呢?”
宝玉欢喜应下。
谁知后来贾政见了这鞋,很是不喜:“何苦来!
虚耗人力,作践绫罗,作这样的东西。”
宝玉忙说是舅母所赠,贾政这才信了。
可见那鞋做得十分精致,竟像是王府里的手艺。
赵姨娘知道后,却在背后抱怨:“正经亲弟弟不见她这么上心,倒去巴结那屋里的。”
探春听说,只当不知。
她深知在这深宅大院里,人情往来最是难处,唯有不偏不倚,以诚相待,方能立得住。
四
宝玉送礼,又是另一番气象。
这日他见园中桂花开了,特地让小丫头采了些新鲜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