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城南 柳家巷 民国 柳姓”。网上的信息很少,只有一条几十年前的老新闻,提到柳家巷在建国初期是个有名的“风水巷”,住着不少懂风水的人,后来城市改造,柳家巷被拆了一部分,剩下的区域改名为“柳苑小区”。
有了具体的地点,陈默立刻来了精神。他关掉电脑,抓起背包,直奔城南的柳苑小区。
柳苑小区比他住的老小区还要破旧,墙壁上布满了青苔,楼道里昏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霉味。他在小区里转了一圈,看到几个坐在楼下下棋的老人,就凑过去打听:“大爷,请问你们知道这里以前有个姓柳的风水先生吗?民国时期住在这里的,听说叫柳先生。”
老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了摇头。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说:“我们在这住了几十年,没听过什么柳姓风水先生。这小区以前叫柳家巷,姓柳的倒是有几家,但都是普通人家,不懂什么风水。”
陈默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死心,又问:“那您知道柳家巷没拆之前,住在这里的柳家人,现在都搬到哪去了吗?”
“这谁知道啊。”大爷摆了摆手,“几十年前的事了,城市改造的时候,好多人都搬走了,有的去了外地,有的去了别的小区,哪能都记得住。”
陈默叹了口气,只好谢过老人们,继续在小区里打听。他问了小区门口的保安,问了小卖部的老板,问了楼道里路过的住户,可所有人都说不知道柳姓风水先生,也不清楚以前的柳家人搬到了哪里。
眼看天就要黑了,陈默还是一无所获,心里越来越着急。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天了,再找不到线索,他该怎么办?
就在他准备离开柳苑小区的时候,一个推着垃圾车的保洁阿姨从他身边经过,嘴里还哼着一首老歌。陈默心里一动,保洁阿姨在小区里工作久了,说不定知道些别人不知道的事。
他连忙追上去,拦住保洁阿姨:“阿姨,请问您知道这小区以前有个姓柳的风水先生吗?民国时期住在这里的。”
保洁阿姨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了陈默一眼,想了想说:“姓柳的风水先生?我倒是听我婆婆提起过,说几十年前,柳家巷有个姓柳的先生,会看风水,还会画符,当时好多人找他办事。不过听说他没结婚,没儿没女,就收了个徒弟,叫什么……叫赵山。”
“赵山?”陈默眼睛一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那您知道这个赵山现在在哪吗?他是柳先生的徒弟,说不定知道柳家后人的下落!”
“赵山啊,”保洁阿姨想了想,“他好像还住在这附近,就在隔壁的杏花小区,3号楼502。我婆婆说,他后来也做起了风水生意,不过年纪大了,早就不做了,平时就在家养花种草。”
陈默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向保洁阿姨道谢,转身就往杏花小区跑。杏花小区离柳苑小区不远,走路只要十分钟。他一路小跑,很快就到了杏花小区的3号楼。
楼道里没有灯,陈默借着手机的光,一步步往上走。走到502门口,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门铃。
过了几秒钟,门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啊?”
“您好,请问是赵山先生家吗?”陈默连忙说,“我叫陈默,想向您打听一位柳姓先生的事,他是您的师父,对吗?”
门里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开锁的声音。门被打开,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站在门口,手里拄着拐杖,眼神浑浊,却带着一丝警惕:“你找我师父干什么?他都去世几十年了。”
“我……我遇到了一些怪事,和师父留下的一本书有关。”陈默连忙把背包里的《缠骨录》拿出来,递给赵山,“就是这本书,叫《缠骨录》,它一直在缠着我,张老太说只有找到柳家后人,才能解开书里的邪祟。”
赵山看到书的瞬间,脸色突然变了,伸手一把抓住书,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眼神里满是震惊和恐惧,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你……你从哪弄来的这本书?”赵山的声音都在发抖,“这书不是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