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的场景:巨龙口衔息壤,尾扫洪水,脚下踩着被驯服的水怪。
“凡人至此,必有缘由。”
声音如沉雷滚过,却带着泥土的温润。王座上的身影站起身,宽袍大袖间飘落金粉,竟是日间所见的黄衣老者,只是此刻头顶浮现九道土黄色气柱,分明是土德充沛的象征。
川大黄伏地叩首:“晚辈川岐,因蜀地火症肆虐,特来恳请黄龙真人相助。”他将祝融托梦、地火共振之事娓娓道来,末了取出赤玉符,“祝融氏言,需以土气调和火德,故冒昧求见。”
黄龙踱步而下,袍角扫过地面,竟开出成片的黄芪花。他接过赤玉符,指尖抚过符文,忽然轻笑:“祝融这老倔头,倒肯放下火德威仪。也罢,土火本是连理,哪有见死不救之理?”
五、离堆土的前世今生
黄龙抬手轻挥,殿内墙壁轰然洞开,露出一条幽深的隧道。隧道两侧陈列着无数陶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泥土:有漆黑如墨的“玄土”,有殷红似血的“赤土”,最深处的玉匣中,躺着金黄如粟的离堆土。
“此土取自都江堰宝瓶口,经李冰父子以五方镇物祭过,兼得水性柔和、土性敦实。”黄龙捻起一撮离堆土,泥土在掌心化作微型山脉,“当年锁孽龙于伏龙观,用的便是此土。汝瞧这纹路,可是有龙鳞之形?”
川大黄凑近细看,果然见泥土中隐现鳞甲状纹理,细闻竟有江水与阳光的气息。他忽然想起《水经注》中“江水又东,经离堆,山坼水裂,如神龙摆尾”的记载,方知此土果然不凡。
“制心火需用‘土伏火’之法,非寻常黄土可为之。”黄龙转身走向炼丹炉,炉中竟燃着无烟的白火,“需以离堆土为主,佐以岷山阴泥、成都阳土,再以黄龙涎水调和——此乃当年轩辕氏炼土成金之术。”
阿橘听得入神,不慎碰倒一旁的陶罐,里面的泥土倾泻而出,竟在地上聚成一只小土龙,摇头摆尾地绕着她打转。黄龙见状笑道:“小丫头与土气有缘,可助吾掌炉。”
少女红着脸点头,按黄龙指示将不同泥土按比例投入炉中。川大黄则取出《五土经》对照,见书中记载:“戊土属阳,己土属阴,阴阳和合,方能伏火。”方知黄龙为何要取阴阳二土。
炉中白火突然转绿,黄龙张口一吐,竟有金色涎水落入炉中——那涎水落地成珠,每一颗都映出山川万象。阿橘惊呼出声,川大黄却认出,这正是传说中的“土龙珠”,可镇宅化煞,千金难求。
六、黄土镇心散的chey
三炷香后,炼丹炉发出清脆的鸣响,如地脉震动。黄龙开炉取药,只见炉中躺着一堆金黄色粉末,细如烟尘,却粒粒分明,在微光中流转着土火交织的光晕。
“此药需以岷江晨露调服,每日寅时服下,借天刚破晓、土火交替之际,引心火归土。”黄龙取来青瓷瓶,将药粉装入,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需加入一味药引——汝自身的指尖血。”
川大黄一愣,阿橘已掏出银针:“先生,我来!”少女指尖刺破的瞬间,血珠竟呈赤金色,落入药瓶中,与黄土粉末融为一体,发出“滋”的轻响。
“妙!”黄龙抚掌而笑,“汝二人分别得火德与土气之荫,这血药便是现成的火土药引。”他望向川大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世人皆畏火,独汝知火可生土;世人皆重土,独汝知土需火炼。此等悟性,难怪祝融肯破例相助。”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震动,殿外传来轰鸣——青城山方向的赤云竟再次翻涌,比前日更盛三分。黄龙面色凝重:“地火与天火的共振已进入第七日,若不及时压制,恐成燎原之势。”
七、火土相生阵的玄机
一行人赶到青城山铜矿脉入口时,赤云已化作巨大的火鸟形状,振翅欲飞。矿脉裂缝中喷出的地火高达数丈,将周围岩石烤成琉璃状,靠近者皮肤瞬间灼红。
“阿橘,持赤玉符守住东方!”川大黄将青瓷瓶抛给少女,“黄龙真人,烦请以土龙阵锁住地火七寸!”
黄龙颔首,双手结印,大喝:“土德镇坤!”只见岷山方向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