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古籍迷踪之银杏树下的残卷

古籍迷踪之银杏树下的残卷(3 / 8)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笔在桑皮纸上写下药方,末尾特意注明\"灶心土煎水,取其收敛胃气\",墨色浓淡间竟藏着《千金方》的笔意。

从此每个晨光熹微的卯时,林砚之便跟着师父辨认药圃里的百种草木。陈松年摘下带露的紫苏叶,让他含在舌尖品五味:\"辛温归肺,生用发散,蜜制润肺,你看这叶脉走向,不正合肺经循行?\"暮色四合时,师徒二人常对着摇曳的油灯研读医案,陈松年总让他先析脉案,若有偏差便用狼毫在旁批\"此症当辨虚实,勿为表象所惑\",那些朱红批注渐渐积满半本《临证指南医案》。

那年深冬,溧水山区爆发小儿麻疹,陈松年带着林砚之踏雪进山。竹篓里的紫雪丹在颠簸中相撞,发出细碎的响声。行至险峻处,师父忽然驻足,指着悬崖边横生的几株忍冬:\"藤蔓逆生而不屈,此药最能清血分热毒。\"说罢将绳索系在腰间,让少年拽住另一端,自己踩着冰棱采摘。月光漫过师徒二人的青布衫,映得背篓里的药材仿佛披着银纱。

在山腰的破庙里,面对高烧抽搐的孩童,陈松年让林砚之先拟方。少年看着孩子口唇焦裂、疹色紫暗,想起《幼幼集成》里\"麻为阳毒,贵得透发\",却犹豫是否该用石膏。师父摸摸他冰凉的手背:\"观其舌绛而干,乃热入营血,当用犀角地黄汤加减,佐以蝉蜕透疹。\"说罢亲自掌勺,教他掌握武火煎药的时辰——砂锅里的药汁沸腾三次,恰如更鼓三声,暗合《汤液经法》的火候之道。

每逢朔月之夜,陈松年便让砚之背着药箱走二十里夜路,去给江对岸的老渔翁送药。起初少年常被猫头鹰的叫声惊出冷汗,后来却发现月光能照清每种草药的轮廓:益母草在露水里泛着银边,车前子的穗子像串起的珍珠。师父说:\"医者走夜路,须得让心里亮堂过月光。\"某次归来遇暴雨,师徒俩在土地庙避雨,陈松年从怀中掏出用油纸裹着的《本草图经》,借闪电的光指点着穿山甲的图谱:\"此药最忌火炒,世人多不知其性,你看这鳞片排列,正是利水通经之象。\"

三年后的惊蛰,林砚之在药庐后院晾晒师父新制的膏方,忽听前堂传来争执声。原来是城西米商带着厚礼求购陈松年秘传的醒酒方,却被师父指着门前\"只收半升米,不接半两金\"的木牌拒绝。待商人愤而离去,陈松年擦着药柜对徒弟说:\"医道如秤,失之毫厘则人命关天,若被金银蒙了眼,这秤杆便要歪进黄泉路。\"少年望着师父洗砚时溅在青衫上的墨渍,忽然明白为何师父诊脉时总把袖口捋得格外整齐——那是医者对天地的敬畏。

当春分的第一缕阳光爬上药庐的飞檐,林砚之已能独自辨识百种药材的真伪:真牛黄的层纹如琥珀松脂,假朱砂的粉末遇水会泛出铁腥。某个给佃农义诊的午后,他见师父在给一位断指的樵夫包扎时,特意在金创药里加了两钱人参:\"血肉之伤,最需补气血以生新。\"那一刻,少年忽然懂得医书里\"医者仁术\"四字,原是要把活人济世的温热,熬进每一味苦寒的药材里。

光绪十四年夏,扬子江畔的芦苇荡被暑气蒸得蔫黄,毗邻的杨木村却在暮色里腾起阵阵哭声。林砚之背着药箱赶到时,正见村口王老汉趴在井沿呕吐,秽物中竟混着血丝,老伴儿扶着他的手瘦得像枯竹,腕上诊脉的地方青黑一片。少年医士掀开草席,只见屋里三个孩童蜷在竹床上抽搐,被褥间散发着酸腐的腥气——这并非寻常暑湿泄泻,倒像是中了某种秽浊之毒。

他蹲下身用银针点刺患儿指尖,挤出的血珠凝滞不流,再看舌苔皆呈灰紫,突然想起《诸病源候论》中\"谷道垢浊,因饮食生冷不洁\"的记载。挨家挨户走访时,发现所有患者都有同一个症状:黎明前腹痛如绞,泻下物臭如败卵,且发病前两日都曾饮用过村西头的响水溪。当他跟着挑水的农妇走到溪边,腐藻味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上游百米处的破庙废墟下,正有几具死猪泡在浅滩里,白花花的肚子翻着蛆虫。

\"定是溪水被尸毒污染了!\"林砚之挽起裤腿蹚进及膝深的淤泥,看见石头上附着的绿苔泛着异样的青黑,捧起水来细闻,果然有股焦糊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斗罗V:开局进化蓝银皇,我能起死回生 怪谈摄影师 活人禁忌2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雄兵连之武安君 我成了光之巨人 一入网游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