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古籍迷踪之银杏树下的残卷

古籍迷踪之银杏树下的残卷(2 / 8)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字——它们用气味、形状、生长的时节书写着,等着懂它们的人来读。当他转身走向前堂时,布鞋终于踩在了水洼里,溅起的泥点弄脏了裤脚,可他不在乎,心里正想着:下一回,要把陈伯画的那些小图案,都临到自己的《本草纲目》边上。

光绪七年的蝉鸣在青瓦上织成密网,林砚之趴在父亲的雕花书案边,用狼毫在毛边纸上临摹《论语》注疏。墨锭在青瓷砚里磨出的细响中,忽听得后巷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妇人的哭叫:“张郎中!我家虎娃烧得人事不省——”

父亲握笔的手顿了顿,腕间的翡翠镯子碰在砚台上,发出清泠的响。林砚之搁下羊毫,从雕花槅扇的镂空处望出去,见穿月白短打的郎中背着朱漆药箱,青布鞋底在青石板上敲出急雨般的节奏。药箱开合时,一股混着薄荷与石膏的清冽气息飘进书斋,勾得他想起去年在仁济堂见过的清热散——陈伯说那是用三伏天采的芦根,配着寒山的石膏粉熬制的。

后厢房的雕花木门“吱呀”推开,郎中袖口的艾草香先涌了进来。林砚之蹑手蹑脚蹭到廊下,隔着竹帘看见七岁的虎娃正烧得满面通红,小被褥被踢得凌乱。郎中指尖搭在虎娃腕上,另一只手从药箱里取出个粗陶药罐,倒出浅绿的药汁:“石膏三钱,淡竹叶二钱,粳米一合,先煎去渣,温服半碗。”他说话时,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三道浅红的烫疤,像极了晒干的丹参切片。

药汁喂下半个时辰,虎娃的高热竟真的退了。林砚之盯着郎中收拾药箱时露出的几味草药:带须的石膏块、蜷曲的淡竹叶、还有半片没磨完的羚羊角,忽然想起《本草纲目》里写“石膏辛甘大寒,能解肌清热”。原来那些躺在书页间的文字,真的能化作救命的良方。

“读书人的儿子,倒盯着药箱出神?”郎中临走时瞥见竹帘后晃动的青衫角,笑着从药箱里摸出粒蜜渍的甘草,“小公子若喜欢,明日可来我医馆看诊,比跟着先生念‘学而不思则罔’有意思多喽。”

父亲的咳嗽声从身后传来。林砚之转身,见父亲倚在廊柱旁,月白夏布长衫被汗水浸出深色的云纹,手中还攥着半卷未批完的《孟子》。那双常年握笔的手,此刻正轻轻摩挲着他方才临摹的《论语》——纸上“医者仁心”四个小字,不知何时被他偷偷写在“克己复礼”的注脚旁。

三日后的酉时,父亲破例没让他温书,而是从樟木箱底取出套泛黄的《黄帝内经》,绢面上“林氏家藏”的朱砂印还鲜妍如昨:“为父曾祖父原是太医院吏目,后来……”父亲声音渐低,指腹划过书页间前人用蝇头小楷写的批注,“你既对草木金石上了心,便莫要学那半吊子郎中只知按方抓药。这些医书你且读着,明日起,随为父去城南义庄看验方——”

窗外的蝉忽然叫得急了,树影间漏下的夕照,正照在父亲鬓角的白霜上。林砚之这才想起,上个月父亲为寒门子弟开蒙,受了风寒咳了整宿,却坚持不用贵价的川贝,只让母亲煎了碗枇杷叶水。原来书香门第的案头,除了经史子集,早就在角落为他留了半席药香。

他郑重地接过《黄帝内经》,指尖触到扉页上祖父的题字:“医道即人道”。墨色虽已淡得发灰,却比任何八股文章都更有分量。当父亲转身继续批改课业时,他看见砚台里的墨汁尚未干透,旁边镇纸下压着张字条,是父亲新写的:“明日卯初,随张郎中进山采药”——字迹工整如往常,却在“采药”二字旁,多了个小小的笑脸,像极了虎娃喝下药汁后绽开的酒窝。

光绪十一年霜降,金陵城西梧桐巷深处,陈松年的\"松心堂\"药庐前飘着新晒的艾草香。十五岁的林砚之攥着父亲手抄的《伤寒论》,看师父用银针在桐木棋盘上摆出桂枝汤的配伍,棋子落盘时叮咚作响,竟暗合《难经》里\"七损八益\"的脉象。

陈松年的诊疗室兼书房里,博古架上的陶制药罐按五行方位排列,墙角的青铜研钵还沾着昨日碾制的朱砂。头回随师父问诊,林砚之见他给巷口王婆婆诊脉时,三根手指在寸关尺上轻如蝶翼,忽而皱眉:\"秋燥伤肺,却误用辛散之剂,当用麦冬竹叶汤润之。\"说罢提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活人禁忌2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雄兵连之武安君 怪谈摄影师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我成了光之巨人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