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样子,种了几棵桑苗,准备来年也养蚕织布。
秋日里,粟米成熟了,河西的田野又迎来了一次丰收。
农户们的粮仓都装得满满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赵满家的蚕茧也缫了丝,用自家蚕丝织的帛,比用买的丝线织的帛更好,张老板看了,直接把每月的定货量增加到了十五匹,还把价钱又涨了一些。
冬日的河西下起了雪,雪花落在田垄上,给土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赵满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雪景,手里织着帛,梭子在经线间穿梭,“咔嗒”
的机声在安静的冬日里格外清晰。
赵穗坐在旁边,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给赵满做一双新的布鞋。
李氏在厨房里忙活,锅里炖着粟米粥,还煮了几个鸡蛋,那是家里的母鸡下的,往常舍不得吃,今天特意煮了给家人补身子。
“爹,等开春了,我们再多种些桑苗吧,这样就能养更多的蚕,织更多的帛了。”
赵穗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
赵满停下手里的活,笑着说:“好啊,到时候咱们把屋前的空地都种上桑苗,再请农桑官来教我们新的养蚕法子,争取明年的帛产量再翻一倍。”
李氏端着煮好的鸡蛋走过来,笑着说:“你们父女俩啊,满脑子都是桑苗和帛。
不过也好,日子就是要这样,有盼头才过得有劲儿。”
赵满接过鸡蛋,递给赵穗一个,又给李氏一个,自己也拿起一个,剥开蛋壳,咬了一口,鸡蛋的香味在嘴里散开,暖暖的,像这冬日里的阳光。
赵满看着窗外的雪景,心里忽然想起了刚到河西时的情景。
那时,他还是一个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农户,如今,他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有了自己的田地、桑苗和织布机,还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家。
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商君的变法,离不开官府的支持,更离不开自己的辛勤劳作。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雪后的清新气息。
赵满重新拿起梭子,继续织布,机声“咔嗒”
,织出的褐帛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他知道,只要他和家人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日子就会像这织出的帛一样,越来越厚实、越来越温暖,河西的春天也会一年比一年更美好,秦国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