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187集 地方豪强大族与户籍博弈

第187集 地方豪强大族与户籍博弈(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这些人随商队流动,规避固定户籍管理。

甚至出现“寄庄户”

现象——北方豪族在江南购买土地后,将族人户籍寄于当地寺庙,如润州甘露寺在大历年间竟“附籍客户八百余户”

,成为豪族隐匿人口的庇护所。

(三)权力寻租与制度渗透

豪族对户籍管理的干预已深入官僚体系。

德宗时期的浙西观察使李琦,利用职权将本族500余口编入“盐户”

户籍,规避赋税的同时垄断盐业贸易,《旧唐书》记载其“以户籍为私器,官赋不入,私藏山积”

更系统的做法是控制地方户籍编制环节,敦煌p4634号文书显示,沙州地区的户籍编造需经过“里正造籍-县尉审核-刺史签署”

三道程序,而当地豪族索氏通过控制里正与县尉,使本族300余口“皆注籍为品官子,免课役”

科举制度也成为豪族干预户籍的工具。

宪宗时期规定“举人须在本籍取解”

,但河东柳氏通过“寄籍”

方式,让族中子弟在科举大省河南府应考,《云溪友议》记载其“一姓三州寄籍,岁中进士者十有二人”

这种户籍投机不仅破坏科举公平,更导致“士籍”

户籍的泛滥,穆宗时期曾一次性查出“伪冒士籍者一千七百户”

三、雷霆手段:朝廷户籍清查的制度创新与实践

(一)括户政策的技术升级

唐玄宗开元九年的宇文融括户堪称唐代户籍清查的巅峰之作。

这次行动创“括户使”

制度,由中央直接任命10道劝农使,携带《括地令》与《均田格》奔赴地方,采用“团貌”

(集体核查相貌)与“括实”

(土地丈量)结合的方式。

《旧唐书·宇文融传》记载,此次括户“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新增户籍使国家赋税收入激增13。

其技术创新在于:一是制作“手实样稿”

,统一户籍登记格式;二是建立“貌阅档案”

,将人口体貌特征记录在籍;三是推行“自免罪”

政策,鼓励隐户主动登记。

德宗时期的“两税法”

改革则从制度层面打击户籍隐匿。

建中元年(780年)颁布的《两税诏》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

,打破了土户与客户的界限,无论是否土着,只要在当地居住就须登记纳税。

更关键的是“以资产为宗”

的征税原则,使豪族难以再通过隐匿人丁逃税,因为土地、商铺等资产难以隐藏。

据《通典》记载,两税法实施后“豪户率多丁者,今皆以资产为差”

,迫使他们承担更多赋税。

(二)法律体系的严密构建

《唐律疏议》将户籍管理纳入刑法体系,“户婚律”

中“脱户”

“漏口”

“增减年状”

等罪名均有明确量刑:脱户一口杖六十,三口加一等,最高可处三年徒刑;里正知情不报者同罪。

特别设立“私入道”

罪,规定“诸私入道及度之者,杖一百”

,遏制豪族通过宗教户籍逃税。

武则天时期修订的《大足律》新增“占田过限”

条,规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

,从土地源头打击隐户现象。

执行层面建立了“连保制度”

,《唐六典》规定“四家为邻,五邻为保”

,保内有人脱籍,同保人须连坐。

敦煌p3898号文书中的《唐开元二十九年西州高昌县保傅牒》显示,当地保正需定期核查“保内有无脱户漏口”

,并签字画押上报。

这种连带责任机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体育及其生存 我们[暗恋]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