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连这个机会都不给我?”
雨终于落了下来,细密而冰冷。两人没躲,任雨水打湿肩头。
“因为她知道,”陆远秋缓缓开口,“如果你背负着她的医药债活下去,你会一辈子自责。她宁可自己走,也不愿你活得不像个人。”
曹爽怔住,良久,低头苦笑:“原来最狠的爱,是连痛苦都替你挡在外面。”
他们并肩走在雨中,一路无言,直到推开夏一碗面的门。白清夏立刻递来干毛巾,阮月如翻出备用的厚外套,管永爱则默默泡了姜茶。小小的店面瞬间有了家的温度。
曹爽坐在角落的位置,捧着杯子暖手,忽然抬头:“我想把‘梅寒’这款酱定为公益产品。”
众人一愣。
“每年冬季限定发售,所有利润捐给城市孤寡老人医疗基金。”他目光坚定,“我妈走得太安静了,我不想再有别人,因为穷而不敢治病。”
白清夏看着他,眼眶微红:“你知道吗?‘梅寒’是我们七个节气里最难调的一款。它要冷到极致,却又不能失去生机??就像寒冬里的梅花,越是苦寒,越要开花。”
“所以我选它。”曹爽轻声道,“我要让它成为一种提醒:哪怕世界冰冷,也有人愿意为你燃一把火。”
那一夜,他们围坐在店里,重新梳理“梅寒”的量产流程。白清夏拿出新的数据模型,将温控曲线优化到毫秒级精度;阮月如负责包装设计,提议用盲文标注配料表,方便视障老人识别;管永爱主动联系民政局,准备联合发起“暖冬计划”;陆远秋则起草合作协议,准备以公司名义注册专项公益账户。
窗外雨声淅沥,店内灯光温暖。七个人的名字被写在便签纸上,贴在操作台上方的白板上??这是他们共同立下的契约。
第二天清晨,阳光破云而出。第一批“梅寒”酱料正式灌装封瓶,每瓶底部都刻着一行小字:**“献给所有独自熬过寒冬的人。”**
上线预售当天,系统几乎崩溃。社交媒体上,“一瓶酱救一个老人”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有网友晒出母亲收到赠品酱料后的照片??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却一笔一划写了感谢信,字迹歪斜却真诚。还有人留言:“我爸高血压十年,从来不敢住院,看到你们的项目,他第一次主动说想去检查。”
曹爽看着这些评论,久久不语。晚上收工后,他独自来到母亲墓前,放下一瓶“梅寒”。
“妈,我开始学会花钱了。”他低声说,“也学会把爱花出去了。”
风吹过松林,沙沙作响,像是回应。
与此同时,夏一碗面的生意蒸蒸日上。随着节气更迭,“春醒”“夏沁”“秋藏”陆续上市,每一款都附带一段由白清夏撰写的节气故事,讲述普通人生活中的微光时刻。顾客们渐渐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碗面的味道,更是一种情绪的共鸣。
某个深夜,陆远秋加班整理财务报表,白清夏靠在他肩上昏昏欲睡。电脑屏幕映出两人依偎的身影,窗外月光如水。
“你说……我们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她忽然睁眼,声音带着困意,“做酱、救人、改变社会……真的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