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画面中的几人陆续点头,气氛逐渐凝重。
林晚关闭共享图谱,重新调出主屏数据。攻击信号刚刚完成新一轮波动,间隔仍是十七分钟。汇率曲线小幅回升,但成交量异常放大。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讨论量正在缓慢爬升,尚未爆发。
一切都在预期内。
但她注意到一件事——过去两次攻击之间,系统日志显示有微小的数据回传痕迹,方向指向一个未登记的缓存节点。这个节点不属于任何已知服务器群组,像是临时搭建的中继站。
她没声张,悄悄标记了坐标,转入独立追踪程序。
“所有人,按新方案执行。”她最后说道,“记住,我们现在做的每一步,都不是为了防守。是为了让他们相信,他们看懂了我们的逻辑。”
会议结束,各线负责人退出连接。苏悦没走,站在原地翻看平板上的任务清单。
“你是不是瞒了什么?”她忽然问。
林晚抬眼。
“你刚才提到分层引导的时候,眼神停顿了半秒。”苏悦说,“以前你做重大判断前,都会有这个习惯。”
林晚没否认。她确实没把全部计划说出来。那个被标记的缓存节点,不在现有防御体系内,也不属于联盟任何分支。它像是从外部嵌入的一段影子通道,专门用来收集行为模式数据。
如果真是这样,对方不仅在观察她的反应,还在学习她的决策逻辑。
她必须做点什么,让这个学习过程得出错误结论。
“我让你准备的那份虚假漏洞报告,”林晚说,“提前到今晚十点发布。内容改成‘身份认证模块存在时间戳校验缺陷’,但只在内部测试文档里出现,不要公开。”
苏悦皱眉:“你是想引他们来试这个漏洞?”
“对。但他们不知道,这个漏洞根本不存在。”林晚的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两下,“真正的系统已经在十分钟前完成了反向加密升级。任何人尝试利用这个‘缺陷’,都会触发追踪协议。”
苏悦盯着她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你早就准备好后手了。”
林晚没笑。她看着主屏上缓缓推进的时间轴,距离下次攻击还有八分钟。
她打开私人终端,输入一串指令,将一段伪造的操作日志注入测试环境。日志显示,一名高级管理员将在今晚十一点二十三分,手动绕过安全验证,访问核心数据库。
这是个饵。
她合上设备,目光落在全息沙盘上。三线作战模型已经更新完毕,各项任务进入倒计时状态。
苏悦走到门口,又停下:“要不要通知安保组加强物理防护?”
“不用。”林晚说,“这次的战场不在这里。”
她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方。屏幕上的攻击信号突然出现一丝波动,比以往提前了整整四十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