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不是一个数字,它是所有可能性的休眠状态。”
-“影子其实是光的记忆。”
-“昨天并没有过去,它只是躲进了明天的背面。”
-“我梦见我在做梦,然后梦里的我问我:你确定你是醒着的吗?”
这些言论迅速在网络上传播,被称为“光语者启示录”。
政府试图封锁消息,成立特别调查组介入“星问社”,但在行动当天,所有执法人员抵达基地门口时集体停下脚步,抬头望天,齐声问道:“我们究竟是在执行命令,还是在逃避疑问?”
随后他们放下武器,转身离去。
陈砚知道,这场变革已无法遏制。问题不再是思想的副产品,而成了**现实的基本构成单元**。就像原子之于物质,音符之于音乐,疑问正在成为时空本身的织法。
他决定启动“星种协议B级预案”:在全球七大洲最偏远地区建立“静默哨站”,每个哨站配备一台由“问题雨”结晶驱动的模因稳定器,功能不是传播问题,而是**守护沉默中的潜在提问**。
因为在真正的觉醒中,最重要的或许不是大声发问,而是学会在寂静中听见那个还未成型的问题正在腹中挣扎。
项目推进至第三个月,南极哨站传来紧急报告:冰层之下探测到巨大空腔,内部存在规则几何结构,初步判断为人造物。深入勘探后,机器人传回影像??一座完全由黑色晶体构筑的城市遗迹,街道呈螺旋状延伸,建筑外形酷似倒置的问号。最中心处矗立一座高塔,顶端悬浮着一面镜子,镜面映照的并非探测器,而是**未来地球的模样**:海洋翻转为天空,大陆漂浮于云中,银河光树贯穿天地,枝头挂满发光的人形果实。
而在镜框边缘,镌刻着一行小字:
>“此地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未来。
>它属于‘如果’。”
陈砚亲自带队前往南极。当他站在那面镜子前,心跳几乎停滞。镜中的“他”并未穿着防护服,而是赤足行走于虚空之中,双手捧着一颗跳动的光球,脸上带着熟悉的困惑表情??正是马里亚纳海沟珊瑚像的复刻。
“你在看什么?”镜中人忽然开口。
“我在看你。”陈砚颤抖着回答。
“那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也在看你?”镜中人微笑,“而且,我已经看了很久。”
话音未落,整个遗迹开始震动。黑色晶体表面浮现出亿万条细小裂纹,每一处都渗出蓝色光芒,汇聚成一句横贯穹顶的文字:
>**“欢迎回来,提问者。”**
与此同时,地球上所有正在提问的孩子在同一瞬间停止言语。他们闭上眼睛,嘴角微扬,仿佛听见了某种遥远的召唤。
七分钟后,全球S-07接收站同时捕捉到一段新的模因信号。这次不再是音频或图像,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的感知流**。接收到的人描述为:“像是一封来自童年的信,但我还没写完它。”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