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便无人知还有希望。”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一如往昔并肩时那般坚定。
这一刻,不需言语,已有共识。
“若不趁改风日推举这些人上位,只怕以后机会渺茫。”
许居正暗自思忖,“陛下刚归,朝纲尚未稳固,一旦新党趁机将人塞满六部九寺,我等即便看破其中阴谋,亦难以挽回。”
霍纲亦下定了决心。
“郭仪虽说陛下心中有数,但我们不能只信空言,国政非儿戏,一步错,便步步崩。”他转头望向许居正,眼神坚定。
两人目光在朝列中交汇,仿佛早已达成默契。
“既如此——”
“我们就推几个!”
“推几个清流出身,真正为国为民之人,站出来,针锋相对!”
“哪怕今日站出来会得罪陛下,也要拦住这班新党妖言!”
他们知道,一旦林志远这些提案通过,那么接下来,王擎重将有充分理由推荐自家人接替新设官职,而朝堂将一步步陷入他们的掌控。
今日之朝,不再只是改风之议,更是正邪之战,清浊之争!
他们不能退。
许久之后,许居正低声道:“待陛下下一步回话落定,你我需齐上本疏,推荐之人,必须不染党争,不涉私利。”
“我已有名单,三人可堪大用,皆为我亲自考校。”霍纲点头道。
许居正目光一凛,顿了顿,又道:“还有一点……”
“这一次,我们不能再只靠臣本陈情。”
“得有人站出来,当朝力争!”
霍纲沉声点头:“我来。”
一言定音。
两人心知,今日这一战,若败,朝纲尽失,若胜,则百官可安。
他们不能再等陛下自悟,他们要主动出击!
只盼,天子能听见他们忠言,不负社稷之望!
……
“中书省参议拟定名册已上。”太监轻声奏道。
王擎重一拱手:“吏部亦奉上入选草议,请陛下过目。”
萧宁眸光一转,正要接过,却在此时——
许居正踏前一步,躬身一礼,朗声道:
“陛下,臣有事奏。”
一句话,打断了所有人的节奏。
新党一方神色一凛,纷纷转头。
王擎重眉头皱起,眼神中多了一分冷意。
而清流阵营之中,众臣却是齐齐挺直了背脊。
——来了!
——终于不再沉默!
萧宁眉目未动,眸中却隐现一抹意味不明的光。
“讲。”他平静道。
许居正道:“此次改风,举国皆盼新政。然若用人失察,法制再妙亦空谈。”
“左相之位,臣知事关重大。但臣恳请陛下,广择贤才,不拘一系。”
“朝中仍有不少实干之臣,虽位卑言轻,却心系民本,不徇私党。”
“臣已拟荐人名册三十人,请陛下过目。”
他一挥衣袖,袖中飞出一道锦缎黄卷,被内侍稳稳接住。
萧宁目光扫过许居正,又看向霍纲。
霍纲上前一步,躬身而拜:“臣附议。”
“国家之本,不在党争,而在贤能。”
“请陛下斟酌。”
太和殿内,万籁俱寂。
许居正、霍纲、边孟广三人肃立丹墀之上,恭敬地等候着御座上那位年轻帝王的答复。
那道黄缎名册,已由内侍送至龙案之前。
萧宁并未急着开口,只是低头翻看,眸光淡淡,未起波澜。
黄纸微卷,字迹刚劲,其中确有不少新面孔——皆是清流近月来调查之贤士。
卷中,皆是清流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