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对治对治;但是你的立足点,是站在平等法性的角度,这个很重要,会影响到你未来,最后的结果是圆不圆满?好,这个是一个观念,平等的概念。
第二个,它的作用,实相的作用是无相无不相;它能够从无相的平等空性里面,开展出无量的相状出来,这个是指它的妙用。为什么要平等?因为你最后的结果要成佛,成佛必须是无量的功德庄严,不能有限的功德。它必须是所谓的《法华经》说的普门示现,它有无量相。人天法门只有一个相状,你到人天得果报只有一个相状,做国王一个相状,做转轮圣王也一个相状;你要下一个相状等下一个轮回,每一个轮回只能够有一个相状;阿罗汉也只有一个相状——涅槃的相状。
世间上只有一个人是有很多相状,那个人叫做佛陀。他有无量的相状,应以何身得度,他现无量的相状出来,他同时能够一为无量。那么现在我们在想:为什么佛陀跟阿罗汉相状不同。”三乘共坐解脱床”,三乘人都修四念处;大乘菩萨也修四念处,声闻人也修四念处;为什么结果的时候,阿罗汉只有有一个偏空涅槃的相状。佛陀修四念处,结果四念处的法到他的心中变成无量相。因为阿罗汉因地修行的时候不平等,他没有安住法性。
所以诸位,你不断在精进地对治,最好想想看,你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对治烦恼?你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忏悔业障?就是你安住了没有?因为因地心影响到你的果地觉。如果你安住错了,等到结果出现的时候,你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就法华会上来不及了,生命不可能重新开始了,你只好事后调整,那就很辛苦。因为你养成了一种习惯性,这个路走错了以后,你后面要再回小向大,那就非常麻烦。最好从法华的思想:一佛乘,你生命的成佛之道一开始就走对、走上成佛之道,这个是佛陀出世的本怀。中道实相从体性是平等的,从妙用来说是无量相,无量的功德庄严。这个是中道实相所显的体用,这是总标。
丙二、别明(分三:丁一、破除虚妄。丁二、开显真实。丁三、功德超胜。)
那怎么做到呢?我们如何找到中道实相的概念,然后加以安住呢?我们根据《楞严经》的思想分成三块:第一个破除虚妄;第二个开显真实;第三个功德超胜。先看第一个、破妄。
丁一、破除虚妄
无分别智,遍计本空——破除;依他如幻——保留。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于过去事等,梦像二影中;虽所缘非实,而境相成就。
—《摄大乘论》—
首先我们要研究这个相状是怎么回事?相状,当我们破坏这个相状——离相,抓到平等法性的过程当中,你要离相、要破相也可以。首先你要知道这个相是怎么来的?从《唯识学》它的相状是两个:一个是遍计所执所创造的相状,一个是依他起所创造的相状,我们解释一下。
《唯识学》认为圆成实性是没有相状的,它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离一切相。但依他起的相状是由业力所变现的,它变现男人的相状、女人的相状;完全是第八识识种的业力,所变现的相状。比方说你第一念看到讲堂的时候,这个相状叫依他起;那遍计执是加上你的名言分别安立在这个相状,你把这个相状,加油添醋。你可能会把这个讲堂想象的更美好,悲观的人,这讲堂有什么好的,你就开始打妄想,就把它想的不好。
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