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禅观与净土 > 第1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1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4 / 8)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如何在移民飞船上吃到菠萝包 殿下的暗卫野翻了 我在古代买凶宅 武逆长仙 柯南:火影魔怔人 洪流:华夏的史诗 执戟战红楼 人在乡村,扶墙出门 咬春梨 穿成炮灰小师妹后被反派攻略了

生死业力、无量劫的颠倒妄想,这两个东西要现前。你千万不要忽略了阿赖耶识,临终的时候它是“去后来先做主公”,临终的时候它要起现行的,所以,你最好要注意它的存在。

    很多净土宗的人,他平时只注意第六意识,我念头不起恶念就好了。他忽略了过去生,无始劫那种潜伏在阿赖耶识的业力。等到临终阿赖耶识业力现前的时候,他就手忙脚乱了,平常都没有去注意。你不注意它但它是存在的。所以,第一个你在观察我们生命的时候,注意你有一个阿赖耶识,它是一个不定时炸弹,阿赖耶识、一个生死业力。

    二、我们来先看前六识,你的思想。我们今生的思想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外境的刺激。它透过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去接触外面的五尘,然后产生一种感受来刺激你。所以,你从小的生长环境,所接触的人对你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到你现在的思考模式,这个是由外境的熏习产生的第六意识的思想。

    第二个教育、尤其是佛法的教育。他是从内观,前面第六意识思想来自于外境的刺激,所谓“心随境转”。但是我们另外一个思想就是境随心转,就是你在佛法的学习,你从内心当中思惟法义,产生道理的观照,而发动出来的智慧观照,这是由内而外的。这个思想是很珍贵,《楞严经》讲这是不生灭心。因为你从外面接受的信息是生灭的,外境有、你就有;外境没有、它就没有了,随境生灭。但是你从法义的学习产生的思想,这是非常可贵的——不生灭心,是不可破坏的。

    所以,我们的思想有两块:第一个是外境给你的,那个没有意义。净土宗的很多人都说,我也不要去思惟苦谛,我一生的遭遇所吃的苦,就知道人生是痛苦了。不可以!因为你从外境刺激产生痛苦的觉受,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的,它不全面。你不可以说我不要思惟无常,我整天看有人死掉就知道无常了,那个不一样。

    你约事相的理解产生的智慧,那是单一的事相。你到另外一个环境,这个智慧它不能遍诸四海皆准。你透过道理的思惟,从法义的思惟产生的智慧,那是全部的事相都适用的。在《楞严经》讲:你智慧的来源不能假借外境。因为佛陀说跟外境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事过境迁,你的智慧就改变了。你是从某一个环境建立的智慧,当这个环境改变的时候,你智慧就没有了,生灭心。

    人生的经验只能够当道理的印证,就是说借事显理,你从人生的经验去印证佛法的道理。但是你不能够说,道理都不学,完全从人生经验里面去吸取智慧,不可以。第一个片段;第二个外境给你智慧,外境也会破坏你的智慧,不能从外境去吸取智慧。你只能够从佛法的道理,就是闻思修。

    所以,第六意识有两块,最好检查一下你的智慧来源:你对人生的观察是从生命经验的,这个智慧是要还的。当你环境改变的时候,这个智慧就没有了。你的智慧是因为透过僧团的保护,透过美好的持戒产生正念,这个智慧要注意了,凡是外来的东西只能够当辅助,是人临命终时,你记得只要借来的东西一定要还。

    佛陀说如果你光明不是从内心生起的,是从太阳而来,太阳走的时候它会把光明带走,你生命的活动向风大借来的,风走了以后,你的动相就没有了。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跟佛陀学了十二年,为什么会落入摩登伽女之难呢?因为你的智慧统统是借来的,你没有在佛法的道理里面好好地去思惟法义,从内心自己发出智慧的观照。你的智慧都是因为你跟在佛的旁边,依止一个僧团、一个持戒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穿越母系兽世,我靠言灵称霸 赤火 猴神记外传之冥魂觉醒 凡人修仙:药园学徒?我有灵植空间! 骑士王传说之幻刃圆舞曲 从十二形拳开始肉身成圣 从婴儿开始天天被诅咒 仙界扫黑办 这届死刑犯的遗产过于离谱 武道烙印:我的功法能自动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