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摆"天罗阵",忽有沿河的神兵骑马赶来报信:"佛主!不好了!沿河民团张云佩带着人马来犯,说是要踏平咱们的神坛!"
张羽耀立刻召集坛主会,李天保拍着桌子说:"正好试试咱们的新阵法!我带印江神兵从左翼包抄,宁先生带思南弟兄从右翼袭扰,张佛主您正面迎敌!"
赵国清补充道:"我让务川的弟兄带土炮埋伏在山腰,等敌人进了包围圈就开炮!"
商议完毕,五县神兵迅速集结。张羽耀亲率德江主力正面迎敌,李天保和宁国学各带三百人左右包抄,赵国清则带着五十名炮手埋伏在两侧山腰。
三天后,张云佩的民团两千多人浩浩荡荡杀来,看到神兵只有一千多人,还摆着奇怪的阵形,顿时哈哈大笑:"这群泥腿子还学打仗?给我冲!"
民团刚冲进阵中,就被神兵分割成几段。张羽耀挥舞鬼头刀大喊:"变阵!"神兵们立刻变换队形,将民团围在中间。李天保和宁国学从两侧杀出,土炮在山腰轰鸣,民团顿时乱作一团。
"这是什么阵?"张云佩惊慌失措,他的人马被神兵像割麦子一样砍倒,却连敌人的主力都摸不着。
张羽耀举着黄旗冲锋:"这是百年前黄号军的天罗阵!今天就让你们尝尝厉害!"
民团被杀得丢盔弃甲,张云佩带着残部狼狈逃窜。神兵们追到乌江岸边,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这一战,黄号神兵威名远扬,黔东五县的百姓都说:"黄号军又回来了!"
战后,张羽耀在枫香坝举行庆功宴,王瞎子特意赶来,用黄号军的调子唱了首新歌:"黄旗飘,鬼神嚎,神兵个个是英豪;五县联,阵法高,官府再也不敢嚣......"
张羽耀端着酒碗站起来,对众人说:"弟兄们,黄号军的精神,在咱们身上活过来了!但这只是开始,咱们要让黄旗插遍整个黔东,让所有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篝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黄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神兵们知道,从继承黄号军衣钵的那天起,他们的抗争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在延续一段跨越百年的传奇。
冬末的黔东,田地龟裂,草木枯黄。德江稳坪的粮仓见了底,不少神兵和百姓开始挨饿。张羽耀看着弟兄们浮肿的脸,心里像被刀割一样难受——上次打张云佩缴获的粮食,早就分光了。
"佛主,再不想办法,弟兄们就要饿垮了。"张金银把最后一点糙米倒进锅里,熬了满满一锅稀粥,却不够三百人分。
张羽耀望着窗外萧瑟的景象,眉头紧锁:"印江和思南那边收成好点,我让人去借粮,怎么还没回信?"
话音刚落,一个满身尘土的神兵跑进来,手里举着封信:"佛主!印江和思南的回信!"
张羽耀拆开一看,顿时喜上眉梢:"李天保说印江粮仓有存粮,愿意分咱们两百石!宁先生说思南的红薯干能凑一百担!"
张金银也笑了:"还是联坛好啊!要是以前,哪能这么快借到粮?"
可转念一想,张羽耀又皱起眉头:"从印江到德江,要过三道民团关卡,怎么把粮食运回来?"
正发愁时,王瞎子拄着拐杖走来,神秘兮兮地说:"佛主忘了黄号军的'飞粮道'了?当年胡胜海缺粮,就是靠这条道运粮,官兵怎么查都查不到。"
"飞粮道?"张羽耀连忙追问,"在哪?怎么从没听说过?"
王瞎子压低声音:"就在乌江沿岸的山洞里!黄号军在岩壁上凿了暗道,连通十几个山洞,能从思南一直通到德江。老汉小时候跟着爹躲兵灾,进去过一次。"
张羽耀眼睛一亮:"快带我们去找!"
当天下午,张羽耀带着张金银和二十名神兵,跟着王瞎子来到乌江岸边的悬崖下。王瞎子摸索着在一处瀑布后面敲了敲,岩壁竟然是空的!神兵们用锤子砸开岩壁,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进去吧,沿着暗道走,就能到印江的麻阳洞。"王瞎子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