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需要尽可能快的在一练期间就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驾驶方法。
如果没有摸索出来,那么调校方向可能会受到影响。
一练开始后,不幸的事情依然跟随着红牛。
科维亚特因为车辆故障,整个一练仅仅测试了8圈。
外界猜测大概率是引擎问题导致的。
最终整个一练测试下来,梅奔两辆赛车依然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罗斯伯格以1分47秒995,领先汉密尔顿的1分48秒314。
不过一练成绩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
等到二练的长距离测试时,各支车队的水准就被摸出来了
梅奔两位车手遇到了些问题。
他们的轮胎难以稳定工作温度。
当然,威廉姆斯也没有好到哪去,不仅梅奔同款的轮胎问题,还有弯中稳定性问题。
在新加坡这种街道赛之中,是非常需要弯中稳定性的。
毕竟在其余宽大的赛道,哪怕你车尾车头滑一滑也不容易出事。
而在新加坡这种街道赛之中,但凡丝毫的滑移,都可能造成车辆与护栏相撞。
特别是当你在追求极限的时候。
哪怕是吴轼,也不能容忍这种情况跟随他进入排位赛。
因此在大家几乎都进行了30圈左右的长距离测试时,吴轼仅仅进行了25圈的测试。
他多次返回维修区调整前后翼端板。
除此之外,轮胎的工作温度也不容忽视。
这场比赛倍耐力给出的是红色的超软胎和黄色的软胎。
超软胎经过实际测试后,工作温度窗口非常狭窄,可能仅仅只有两度左右。
吴轼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尽量将悬挂调软一些,这样轮胎温度能够稍微稳定些。
也是因为他的这个提议,让他自己不得不多次测试。
马萨无法在这种较软的悬挂中找到车辆的平衡。
所以二练下来,威廉姆斯几乎没有做成绩。
反倒是红牛和法拉利都展现了不错的速度。
科维亚特以1分46秒142高居榜首,kii落后0.039秒。
汉密尔顿这次以1分46秒479位居第五。
罗斯伯格在排在了第七去,比吴轼低一位。
马萨整个测试过程中只拿到了1分47秒684的成绩,落后前排的吴轼高达1秒。
当周五的两场练习赛结束,已经临近12点。
记者们开始采访各位车手。
一连采访了好几个车手,问大家对于新更改的赛道的想法。
汉密尔顿、巴顿这两位都认为这个改动不太好。
吴轼也被问及,而且记者的插入点也比较奇怪。
记者询问:“你在2014年新加坡大奖赛练习赛的时候,写下了足够快的圈速。
“这样更改赛道之后,是否会对你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吴轼摸摸脑袋,如果新加坡赛道改成2023年之后的样子,才是最好的。
毕竟那才是他最熟悉的样子。
如果只是如今这种小打小闹的改变,对于他来说没有太大区别。
“我感觉都差不多,你知道的,哪怕是去年我也没有在这条赛道上多跑几圈。”
吴轼回答完之后朝记者微笑一下,示意已经结束了。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车队,因为车辆调校上还有大把问题没得到解决。
次日晚上六点,三练开始。
这场自由练习赛大家开始测试排位圈速。
威廉姆斯这次两位车手采用了不同的调校模式。
吴轼倾向于让轮胎的温度更稳定些,这样不管怎么说都能够去操作。
如果轮胎因为悬架太硬导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