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波动大,那么几乎没法去开。
而悬架一软,驾驶难度几何升高,马萨认为非常危险,并且表示实际上也没有将温度稳定多少。
法拉利非常非常快,维特尔用超软胎跑出了1分45秒682。
成为全场唯一跑进1分45秒的车手。
而梅奔,遇到了大问题!
二练没解决的胎温稳定,成为了他们的拦路虎。
汉密尔顿仅仅跑出了1分46秒802。
这个成绩甚至于还不如在二练时候软胎创造的最佳成绩。
显然,超软胎的温度控制对于他们来说,比起软胎来说更加艰难。
吴轼采用新调校后,发现轮胎温度还是有些波动且有些过低。
不过这比二练好了很多,他以1分46秒2落后于第三的科维亚特。
所以在三练结束后,梅奔和威廉姆斯都焦头烂额。
“悬架的软硬还需要设置,轮胎进入工作温度会困难,而且抓地力和稳定性太低了。”吴轼说道。
软悬架的弊端非常非常多,所以也不能软下去了。
“太软的悬架会直接导致这辆车无法驾驶。”马萨更加直接。
在三练中,他的成绩是1分47秒733,排在全场第14。
“我们预测在新加坡大奖赛至少是需要二停的。”
罗德里戈顿了顿,说道:
“总而言之,先解决轮胎的问题吧。”
众人沉默,排位赛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要开始,这期间能干些什么呢
“只能从前束角着手。”吴轼说道。
前束角就是赛车行驶方向与轮胎指向的夹角,是会影响赛车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前轮的前束脚一般设定向外,这样可以提高弯中转向的灵敏性。
但绝大多数的车队都会设定一个合适的值,而不会太过于向外。
因为那样会导致轮胎的过度磨损。
毕竟轮胎和赛车前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了,肯定会加剧轮胎的磨损。
但这种改变方法也能够去提升轮胎的温度。
“时间来得及吗”
“我对之前的参数心中有数。”
吴轼记得三场练习赛中所有的悬架参数,和其对整辆车造成的影响。
然而前束角对轮胎影响的参数,他就没有相应的数据了。
也许通过调整两者,就能够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温控。
不管车辆多难看,至少要能开出速度来!
在其余车队都准备排位赛会议的时候,威廉姆斯车队还在调车。
现在整支车队工程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计算出不同束角对轮胎产生的温度影响。
而吴轼,则根据不同悬架软硬需要的温差来进行拟合。
因为拟合数据需要针对整条赛道做最优布局,所以计算的工程量是十分庞大的。
吴轼跟着工程师们一起直挠头发。
幸好,他们在排位赛前结束了这次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