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照片和半块没来得及吃的干粮。
正当地面战斗陷入白热化时,天空传来熟悉的引擎轰鸣。东北军的战机编队终于赶到,这些老旧的霍克Ⅲ型战斗机在日军的91式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但飞行员们毫无惧色。
航空大队长陈瑞明第一个俯冲而下,他的座机已经多处中弹,却依然死死咬住一架日机。
“为了沈阳的父老乡亲!”他在无线电里高喊,同时按下射击按钮。日机应声爆炸,但陈瑞明的飞机也被碎片击中,开始失控下坠。
“大队长,跳伞!”僚机飞行员焦急地呼叫。
陈瑞明看着地面仍在激战的战友,毅然拉平机头,朝着日军最密集的区域撞去:“弟兄们,我先走一步!”
轰炸机群则冒着密集的防空火力,对日军后方进行轰炸。一架轰炸机在被击中后,飞行员放弃跳伞机会,坚持将炸弹投向日军弹药堆积点,与敌人同归于尽。
七个小时的激战后,日军开始溃退。杜与明走出指挥车,眼前的战场令人窒息。燃烧的坦克残骸与阵亡将士的遗体交织在一起,一位战死的机枪手至死都保持着射击姿势。
卫生兵正在战场上搜寻幸存者。他们找到王喜时,发现他身下还压着一个受伤的小战士——在生命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挡住了弹片。
“师长,初步统计,我军伤亡超过5000多人。”参谋的声音低沉,“但日军付出了至少6000人的代价,他们的进攻能力已经被重创。”
杜与明默默走到一辆被击毁的坦克前,车长老张和全体乘组都牺牲在战斗岗位上。在炮塔内侧,有人用粉笔写着:“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战场。士兵们默默地收敛战友的遗体,有人低声唱起了军歌,渐渐地,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这歌声穿过硝烟,在血色黄昏中久久回荡。
杜与明掏出笔记本,沉重地写下:“是日,铁甲碎,长空泣,唯我军魂不灭。”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但只要还有一个士兵站着,这面战旗就不会倒下。
寒风吹过,卷起阵地上的焦土。而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