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谢接过,壶里的水带着一股淡淡的咸涩,却极大地缓解了他喉咙的干渴。
他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生怕浪费了这珍贵的水源。
“这是拾穗儿的同学,从京科大学来的大学生!”大叔向其他村民介绍着,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来咱们这儿帮阿古拉奶奶和拾穗儿搞种植的!”
村民们顿时投来更加热切的目光,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笑着说道:“京城来的啊!那可是大地方!能来咱们这穷乡僻壤,真是难得!”
老村长回头看了一眼,满是风霜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陈阳这孩子有心啊!为了拾穗儿,愿意来咱们这儿吃苦,是个好后生!”
这段路程,对陈阳而言,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洗礼。
漫长的是身体的煎熬:冷风像冰冷的锉刀,刮过裸露的皮肤;无休止的颠簸让他浑身肌肉紧绷酸痛。
短暂的是视野带来的强烈冲击:天地间是那样空旷、苍凉,除了无尽的土黄、沙褐,以及零星几丛在风中顽强抖动的、灰绿色的骆驼刺,几乎看不到别的色彩。
远处的山峦光秃秃的,像是被时间遗忘的巨兽骸骨,沉默地趴伏在地平线上。
一种前所未有的渺小感、以及与现代文明被强行割裂的隔离感,深深地攫住了他。
京城那些玻璃幕墙反射的霓虹、地铁里拥挤的人潮、恒温舒适的公寓,此刻都成了遥远而不真切的幻影。
他甚至开始怀疑,那些繁华景象是否真的存在过,或者只是他在这无尽荒凉中的一场梦。
拖拉机喘着粗气,费力地爬上一个巨大的沙丘,一阵更猛烈的侧风毫无征兆地袭来,卷起的沙石打在脸上如同细密的鞭子,整个车斗猛地向一侧倾斜,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陈阳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几乎是本能地,他伸出已经冻得有些发麻的手臂,更紧地护住了身边的拾穗儿和奶奶。
拾穗儿回过头,隔着头巾,两人目光交汇。她没有说话,但那眼神中一闪而过的依赖与安慰,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传遍陈阳的全身。
这个下意识的保护动作,这个无声的眼神交流,让他忽然觉得,这似乎永无止境的颠簸风沙路,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了。
他正在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融入这片土地独特的脉搏。
当那片低矮的、与黄土几乎融为一体的村落轮廓,终于在弥漫的沙尘中隐约显现时,车上所有人都似乎松了一口气。
老村长回头,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到了……就快到了!再忍一下哈!前面就是咱们村了!”
村子的模样渐渐清晰——低矮的土坯房散落在戈壁滩上,像是被随意抛撒的积木,许多房屋的墙壁已经开裂,用木棍勉强支撑着。
村中唯一的水井旁,几个妇女正费力地打水,水桶碰撞井壁的声音在风中飘荡。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