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跟当地县里的农业技术站打过招呼了,等我们一到村里,技术站就会派人过来,实地指导我们怎么整地、怎么育苗、怎么提高成活率。”
他一边说,一边滑动屏幕,展示着各种树苗的图片和特性说明。
“至于那些蔬菜种子,”陈阳继续划动着屏幕,“我仔细核对过了,都是精选的抗旱品种,像耐旱的西瓜、甜瓜,还有土豆、萝卜什么的。李教授说,只要我们把沙质土壤的保水措施做到位,比如采用他建议的覆膜技术,初期勤加管护,成活率能达到八成以上呢!”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科学规划带来的信心。
拾穗儿凑过去,仔细看着手机屏幕。
那上面不仅有各种树苗和种子的详细介绍、照片,还有一份简单的育苗场地规划图——陈阳建议利用村头那个已经半干涸的涝坝旁边相对平整的土地,那里取水相对方便,又能为村子抵挡一部分风沙。
更让她惊讶的是,屏幕上还有一份手绘的、却标注清晰的简易灌溉系统示意图。
陈阳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这是我查了好多资料,又结合课本上学的水利知识,自己瞎琢磨画的。我想着,咱们一开始资金肯定紧张,可以用当地的秸秆、树枝和塑料薄膜,弄一个成本低的渗灌系统,就是把水管埋在地下,让水慢慢渗到植物根部,这样能大大减少蒸发,节约用水。”
“你……你居然连灌溉系统都设计好了?”
拾穗儿抬起头,望着陈阳因为兴奋和一点点自豪而微微发亮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深深的敬佩。
原来,草原上那个星月交辉的夜晚,他所说的“要让黄沙里长出绿意,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从来都不是一时冲动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年轻情侣间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
他将这个承诺牢牢地放在了心上,并且不声不响地、脚踏实地地做了这么多扎实的准备工作。
这份心意,这份担当,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她感动和安心。
“那可不,咱们这可是去创业,去打仗,哪能打无准备之仗?”
陈阳笑着,伸手过去,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坚定,“总不能让我心爱的姑娘,跟着我吃苦受累,还看不到希望吧?”
他顿了顿,语气稍稍变得郑重了一些,“不过,穗儿,还有个事得跟你交个底。我爸妈虽然最后算是默许了,但心里那块石头,估计一时半会儿还落不了地。他们……他们说,军校报名的截止日期之前,都给我留着这个机会。我也跟他们再次保证了,就算在戈壁滩遇到天大的困难,我也绝不会回头,绝不会后悔。我一定要用事实向他们证明,他们儿子的选择,不仅正确,而且光荣!”
拾穗儿望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光芒,心中最后一丝因“拖累”他而产生的隐隐不安,也渐渐消散了。
她知道,也清晰地预见到,未来的路绝不会是一片坦途。
他们可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沙暴,将辛苦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