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弯腰顺手将脚边那个不大的行李箱和拾穗儿的帆布包往墙角又挪了挪,确保它们不会绊到过往的乘客,又叮嘱了一遍,这才转身朝着餐车的声音方向走去。
她轻轻吁了口气,将视线转向窗外。列车早已将繁华的都市远远抛在身后,窗外的景色如同缓缓展开的画卷,从密集的楼群变成了开阔的田野和散落的、低矮的村落。
这恬静安逸的乡村画面,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拾穗儿记忆的闸门。
她下意识地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家乡,那片此刻正被风沙笼罩的戈壁滩。
那里有村里那些孩子们,他们有着被高原阳光晒得红扑扑的脸蛋,和一双双清澈如同戈壁夜空星辰的眼睛,眼睛里盛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好奇。
那里还有乡亲们,他们有着被风沙雕刻出的、布满皱纹却无比淳朴的笑脸,他们的笑容里,带着土地般的厚实与温暖。
那里,是她无论走出多远,灵魂都深深系念的根,是她梦里反复出现的、贫瘠却无比亲爱的土地。
“发什么呆呢?是不是饿坏了?快,趁热吃,再不吃菜就该凉了。”
陈阳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沉思。他手里端着两份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小心翼翼地走了回来。
一份是红黄相间的番茄炒蛋配着碧绿的青椒和深色的肉丝,另一份是酱色浓郁的土豆炖鸡块,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式,但在饥饿的当下,那冒着的腾腾热气混合着饭菜的香气,显得格外诱人。
拾穗儿接过一次性的筷子,掰开,磨掉上面的毛刺,然后夹起一块裹满了红色汤汁的炒鸡蛋,送入口中。
这简单的味道,在此刻的她尝来,竟觉得比学校里那些有名的招牌菜还要美味千百倍。
陈阳显然是饿极了,吃得很快,却并不粗鲁,几口就扒下去小半碗米饭,腮帮子塞得鼓鼓囊囊的。
“等安顿下来,我就给你做。不过现在啊,咱们得先把正事落实——你之前联系的那些树苗,到底怎么样了?还有我们带的那些蔬菜种子,得赶紧找合适的地方育苗,戈壁滩的春天短,可耽误不起,不然就错过最好的播种时节了。”拾穗儿缓缓地说。
“放心,你想到的,我早就惦记着了;你没想到的,我也都盘算好了。”
陈阳放下筷子,脸上露出一个“包在我身上”的自信笑容。
他掏出手机,熟练地解锁,点开一个命名为“戈壁绿洲计划”的文件夹。
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密密麻麻的表格、文档和图片。
“你看,我之前通过学校老师的关系,联系上了省农科院的李教授,他是专门研究干旱地区生态恢复的专家。他了解了我们那边的情况后,特别热心,给我推荐了三种耐旱、耐贫瘠的树苗,一种是胡杨,一种是沙枣,还有一种是沙棘。李教授说,这三种树根系都特别发达,固沙保水效果很好,尤其是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结的果子经济价值还高,非常适合我们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