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幼苗连根拔起,掩埋在黄沙之下;还可能会因为资金的短缺,让许多美好的设想不得不暂时搁浅……
前路的艰难,如同戈壁滩上变幻莫测的天气,难以预料。
但是,只要身边有陈阳,有他这份如山岳般坚定的心意,有他们共同描绘的、关于绿色和希望的梦想,她就有无穷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可能的风暴和挑战。
她的手,愿意永远与他紧握;她的脚步,愿意永远与他同行。
一丝丝清凉的微风,顽强地从车窗的缝隙里钻进来,她顺手将一直放在脚边的那个洗得有些发白的帆布包拉到身边,紧紧挨着自己。
包里装着的是她特意从城里买给村里孩子们的礼物——一些印着卡通图案的香橡皮和带有一股水果香味的彩色铅笔。
隔着薄薄的帆布布料,她似乎能摸到那些文具方正的棱角,仿佛已经看到了孩子们拿到礼物时,那惊喜而灿烂的笑脸。
“你说,孩子们拿到这些文具,会不会特别高兴?”
她轻声问道,指尖无意识地、温柔地摩挲着帆布包的表面,像是抚摸着孩子们柔软的头发。
“肯定会啊!”
陈阳在她身边坐下,用力地点点头,眼神里也充满了温暖的憧憬。
“你上次不是说,村里的孩子们条件艰苦,连支像样的铅笔都稀缺,有的孩子还在用捡来的、短得都快握不住的小铅笔头写字吗?等我们把文具送到他们手上,他们说不定会像得了宝贝一样,天天揣在口袋里,都舍不得用呢。”
他顿了顿,思绪也飞得更远,“等咱们后续的项目有点起色,资金宽裕一些,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给村小学添置一批新的课桌椅,再弄一个小小的图书角,买些适合孩子们看的童话书、科普书。让他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舒服的椅子坐,有丰富多彩的课外书可以读。”
“嗯!”拾穗儿用力地点头,眼睛因为想象而变得格外明亮,像是落入了星辰,“还有村里那间唯一的教室,屋顶的瓦片都坏了好多了,去年夏天那场大雨,教室里漏得没法待,孩子们只好临时搬到村里的旧祠堂去上课。我们回去后,想办法先筹点钱,把屋顶彻底修一修,再把墙壁里外粉刷一遍,让教室变得亮堂堂、干爽爽的。”
“好,都听你的。咱们一件一件来,总会好起来的。”
陈阳笑着应和,语气里充满了宠溺和支持。
“等咱们规划的防护林带初步长起来,能挡住一部分风沙了,我们就着手把村头那片闲置的沙地开辟出来,试着种一些经济作物。李教授说沙棘和枸杞特别适合,耐旱,好成活,果子营养价值高,晒干了也好保存,可以卖钱。等规模稍微大一点,我们甚至可以尝试建一个小型的加工坊,把沙棘做成沙棘汁、沙棘酱,枸杞包装成精品礼盒,然后利用现在发达的电商网络,把它们卖到城里去。这样一来,乡亲们不仅能参与到种植中来获得收入,还能在加工坊里干活,增加一份工资。日子,肯定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等到那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