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拾穗儿,又看了看那本书,小声说:“老师,这……这是给我的吗?”
“当然是给你的。”
拾穗儿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你看这些沙漠植物,再难的环境都能活,你也要像它们一样勇敢,好不好?”
小娟接过书,紧紧抱在怀里,脸颊红红的,小声说了句“谢谢老师”,然后就低着头跑开了。
拾穗儿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小娟心里的那扇门,正在慢慢打开 。
从那以后,小娟变了。
她开始主动跟拾穗儿说话,会把家里种的小番茄偷偷塞给拾穗儿;
上课的时候,她会举手回答问题,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清晰;
课间休息时,她会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跳皮筋,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有一次,拾穗儿感冒了,上课的时候咳嗽不停。
下课后,小娟从家里拿来一包奶奶晒干的金银花,小心翼翼地递给拾穗儿:“老师,奶奶说金银花泡水喝能治咳嗽,你试试。”
拾穗儿接过那包金银花,叶子干干的,但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她看着小娟那双清澈的眼睛,心里暖暖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蹲下身,抱住小娟,轻声说:“小娟,谢谢你,老师太感动了。”
小娟被她抱在怀里,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轻轻回抱了她,小脑袋靠在她的肩膀上,小声说:“老师,我喜欢你。”
日子一天天过去,支教的时光在忙碌又充实中悄然流逝。
拾穗儿不仅教孩子们语文、数学,还教他们唱歌、画画、做手工。
她用树枝在院子里教孩子们认识星座,用塑料瓶做简易的花盆,教孩子们种多肉植物;
她给孩子们讲城里的故事,讲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
孩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拾穗儿的喜欢。
他们会把家里种的黄瓜、西红柿偷偷放在拾穗儿的窗台上;
会在下雨天,撑着破旧的雨伞,站在学校门口等她来上课;
会把自己画的画、写的字送给她,每张画上都写着“老师,我爱你” 。
支教结束的日子越来越近,拾穗儿心里既期待又不舍。
她期待着回到熟悉的城市,但更舍不得这些可爱的孩子,尤其是小娟。
她知道,自己走了以后,孩子们可能又会回到以前的生活,小娟或许又会变得内向、沉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