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溅的不是水,是每个机构心里侥幸的火星。
均安旧董事会律师提出“海外仲裁函”
,称集团某笔优先债务受境外条款保护,不应纳入本次重整。
管理人亮出回函:境外条款未经备案,未被中国法域内法庭承认,且涉“关联方同名公司”
移花接木。
法官以简洁的口气宣布,中止仲裁效力,维持本院管辖。
旁听席上,群众代表低低地呼出一口气,像卸下一块不见形状的重物。
午间的休息被压缩到十五分钟。
下午的是“重组入场规则”
。
三家平台的分工被进一步钉实:岭南建控统一接手二十六个以民生配套为主的项目,优先完成水电气与消防联动;广城展承接六处枢纽站上盖,与地铁运营同步推进“站城一体”
,以现金流与资产升值对冲债务坑;中能资管提供不过三十个月的桥接与并购贷,资金只进专户,转跑道需经三方共同签章。
每一条规则下都附着一行小字:违规一次,红卡一张;累计两张,退出重组平台名录。
屏幕下方的“群众代表签名图”
空白处先出现了两笔字:已见证、愿旁听。
预售业主代表站起来念了一段“交楼清单”
,声音不大,却每个字都像打磨过的石子。
她最后说了一句不太像言的陈述:只要交楼、只要清楚,赔不是以后再说。
这个“以后”
,不是迁就,是信任的延迟支付。
到了“旧股东权利处置”
。
管理人抬出三条硬线:一是旧股东权益在交楼层归零;二是治理层零,试用期三个月,里程碑未达成直接解聘;三是“以老带新”
不作为免责条款,凡出现“影子公司—变形授权—代持回流”
的,移交司法。
法院宣读完毕,记者区的笔记同时落下逗号,只有新华社岭州分社的稿纸上留下了一个捺得很重的句号。
外场的风起了一点,阳光穿过云层,落在窗台的金属边。
广城城投的总工把“贯通—冷滑—热滑—空载—试运营”
的五个里程碑贴在每个接管项目的看板上,一行横线,两侧写着不同单位的负责人签名。
岭南建控连夜把三百二十个消防点位的整改计划挂出,每一处都标注“预计复验时间”
。
中能资管在后台打开“资金四分屏”
,专户流水、回执时戳、贴息编号、坐席核验四个窗口同步跳动,像四只眼睛盯住一条蛇不肯松开。
傍晚,省委小礼堂的侧厅传来短短的宣布:均安集团司法重组程序正式启动,三家平台今天即入场,透明窗同步开设“重组透明页”
。
屏四栏被依次点亮:交楼专户入账一亿七千万、项目里程碑上墙二十七项、工资代四千六百五十七人、坐席停牌问询两起。
第二屏出现“合规修复榜”
,有两家分包商主动自查某项“高于限额的费用报销”
,当场纠偏;第三屏挂出“群众旁听预约”
,框里写着两个时间段,晚上与周末,一直空着的位置像刻意留给一座城市的耐心。
夜色刚落,均安系最具争议的一处烂尾盘工地亮起了白光。
临时铺设的走道板干燥平稳,水泥砂浆的味道新而直。
临时指挥部的玻璃门内,四张大桌拼成一个“十字”
。
中间那张桌的下缘贴着鲜红的条带:交楼专班,非本专班勿坐。
年轻的监理在墙上重新贴上“工程日志四同屏”
,坐席、时间、操作、回执一目了然。
自愿留下的旧项目经理站在角落,半晌后缓缓走过去,把签字笔拿起又放下,手心里是肉眼可见的迟疑,终于落下一笔。
零的意义,不是抹去过去,而是给出再一次被看见的机会。
难看的一幕也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