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任,常务副主任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兼任;(b)从专班中选拔三名处置骨干出任“法规—资产—工程”
三组组长,破格使用。
李一凡把签批页翻回页,目光落在“主任”
空白格,提议:“主任由我兼任;常务副主任建议胡靖远同志;‘法规与法务组’组长由省高院分管副院长宁秀兰兼,‘资产与债委组’由常之朗兼,‘工程与复工组’由陈立波兼,‘金融与风控组’由刘秀英兼,‘信息与公众组’由吴宸兼。
先行先试三个月,期满上会评估。”
会场齐声“同意”
。
午后两点半,改革办挂牌会不设媒体。
牌匾揭开的一刻,戴立鸣将“第一号文件(征求意见稿)”
放在台面:《关于建立“监管账户封闭运行+四方见证+节点拨付”
制度的实施细则(岭州版)》。
封底夹着两件配套文本——《涉外保全与镜像冻结操作要点(十条)》《名单制管理与差异化定价规则(试行)》。
李一凡示意“工程与复工组”
先言。
陈立波把“白名单复工节点实操手册”
拆成三张图:“工地侧流程图”
“资金侧拨付图”
“公众侧公示图”
,每张图都标注“谁签字、何时签、签什么”
。
他指着“公众侧公示图”
的最后一格,“群众代表签名照+工地夜摄取证”
,强调“让监督可见”
。
刘秀英则把“名单制参数”
口径统一到“风险、回款、信用、带动”
四项,避免各行自定私参导致借口收缩。
吴宸汇报“日清台账”
开放度:将“镜像冻结”
“涉外协作”
“白名单复工”
三类进度,以可解释语言公开到“群众看得懂”
的层级——例如“本周新增复工x处”
“节点拨付x笔”
“群众代表签名x份”
,不再用让人云里雾里的术语充数。
最难啃的是“法务组”
的十条。
宁秀兰打开ppt,第一条就是“先保全、后清算”
:涉案资产先在境内实施“镜像冻结”
,再通过涉外司法协作推进跨境冻结,确保将来“有物可判、有钱可追”
。
第二条“民刑并行”
:刑事追责与民事救济同步推进,防止“刑事一锤定音、民事无人接盘”
的断档;第三条“证据先行”
:把“取证链条”
固化成表单,基层可按图索骥;第四条“程序可诉”
:给地方操作留“可诉性”
空间,避免因瑕疵被反诉;第五条“涉外送达”
:建立与四九城窗口的固定通道,缩短周期。
她抬眼看向李一凡,“这些条款不是写给法官看的,是写给基层操作员看得懂、用得上的。”
李一凡点头:“本子要薄、词要短、图要清。”
随后,他把“第一号文件”
最后一页翻到“处罚与追责”
条款——对闯红线的干部“从严问责、倒查一线”
,对履责担当的干部“容错纠错、及时澄清”
。
“两手都要硬。”
他看向组织口联络员,“考核权重写进年度考评,建‘改革型干部库’。”
三点整,改革办第一次业务例会在原专班指挥室召开,座位与动线都改变了:正中是“处置总板”
,左侧是“试点清单1o”
,右侧是“模板汇编”
。
常之朗当场递上“试点清单1o”
初稿:十五个项目,按类型分为“城芯复建七个、县域保交五个、产业园配套三个”
,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