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累着,希望慢慢写,写着玩儿,不要急,当成乐子就成。
徐渭表示,他已经急不可待,要动笔写《夏神纪》了。
********************
连绵秋雨之后,便到了立冬。
距离宁采薇离开,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立冬这天,国子监放假。朱寅便带着礼物,去宁波会馆拜见沈一贯。
这是他第二次来见沈一贯。上一次来时,沈一贯正在会客,没有多聊。
这一次,沈一贯没有再会客,却是专门等着朱寅上门。
“弟子拜见恩师。”朱寅进入沈一贯的书房,就毫不介意的跪下磕头。
“起来吧。”沈一贯神清气朗,看着朱寅很是高兴。
他戴着绒布缝制的四方平定巾,身穿蓝色厚棉布长褙子,看上去像个学究。
“先生,今天是立冬,天气凉了。”朱寅很懂事的取出礼物,“这是弟子亲自选购的一件貂裘衣,硝制的手艺很是不错,一点气味也没有。”
沈一贯看了一眼崭新的貂鼠裘衣,也不推辞,点头笑道:“雅虎有心了,坐下说话吧。”
这件貂鼠大衣,最少要值上百两纹银。
可见这个徒儿是有心的。
“是。”朱寅坐下来,随即就有书童收走衣。
沈一贯上来就问道:“最近南雍月考,成绩如何?”
朱寅老实回答道:“背书、复讲是优,策论是优,试帖诗是良,诏、表、诰、判也都是良,经义时文(八股)却只是及格。”
沈一贯点头道:“你的策论我不担心,一般秀才都比不上你的见识。背诵,试帖诗也都无虞。我所虑者,唯经义时文也。可是偏偏,时文最为紧要。”
朱寅也有点无语。
最近月考,他的八股文,只是及格评分。偏偏八股一项分值最重,这就使得他的积分,一下子被拉到了六分。
六分,是没有资格参加乡试的。
若不是他穿越前就看过八股文,又得到了庄廷谏的八股讲义学习,他就是及格都难。
八股文,不仅仅是难。
甚至可以说,它的问题不是难。
而是代圣人立言,大而不当,空泛而谈,如走悬丝,难以发挥,也没有标准。
也就是说,你写一篇八股文,文章写的好不好,和成绩没有必然关系。
成绩好的,未必文章好。
文章好,未必成绩好。
很玄。
最要命的是,科举虽然要考很多内容,可是首场考的经义八股文,却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