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到什么地步?
八股文写的好了,第二、第三场只要能凑合,不出岔子,就能考中。
八股文要是不行,你第二、第三次考的再好,也是没用。
八股文虚头巴脑,权重却要占八成。
而真正考验才能的策论、典律、公文等考试内容,重要性加起来只有两成。
这种考试,哪里能考验一个人的真正才干?
这段时间,朱寅写了几篇八股文,感触就是:这东西,真正有大才的人反而写不好,没有才能的人当然更不行。
反而是那种不上不下,中规中矩的人,才最适合写。
沈一贯继续说道:“你秀才的功底是有了。可是时文写作,距离中举还差得远,还要反复打磨。光是破题,就是一大难关。”
“很多人就栽在破题上,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破题要练到什么地步?破无可破。”
“破无可破?”朱寅若有所思,却有点毛骨悚然。
练到这种程度,那也太苦了吧。
沈一贯笑道:“雅虎,这科举考的不仅是文章学问,考的更是耐心,还要考一分卑微之心?。”
沈一贯站起来,站在一副山水画前,说道:
“稚虎,你看这幅山水,有何感触?”
朱寅站在沈一贯身边,仰头看着山水画,语气清稚:
“弟子感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心生卑微,胸有虚怀。”
沈一贯点头赞许,摸着他的头说道:
“不错,你很有悟性,这就是卑微之心,所谓君子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啊。”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朱寅犹如醍醐灌顶,霎时间就明白,为何徐渭考不中举人了。
徐渭,太骄傲了。
沈一贯的声音平缓,厚重,一字一句的敲打在朱寅的心扉上:
“江南考举人,百中取一,何其艰难?那么多落榜者,除了火候不够,也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足够的卑微之心。”
“但凡文章中有一丝骄气,一分自矜之心,一毫自以为是之意,一点怨怼不平,那就失了卑微之心,失了八股的真意,文章就没了那种圆润温良,怎能代替圣人之言?”
沈一贯看着朱寅,神色肃然:
“如何做到卑微?无我。何为无我?我无偏见,我无成见,我无己见。因我无我,我便可为圣人。懂了吗?”
朱寅张张嘴,一方面如闻圣音,另一方面还很无语。
妈蛋,这就是奴才的文章啊。
难怪很多大才考中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