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刚去世,旧贵族便要射杀楚悼王生前宠信的大臣吴起,吴起无计可施时跑入楚悼王的灵堂,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大喊"群臣乱王",但贵族并没有因此而停息,继续射杀吴起,乱箭射中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
楚肃王继位后便以伤害悼王的尸体之罪来收捕作乱贵族七十余家,并处以三族之刑。而这些正是在吴起料想之中的,故吕氏春秋的作者认为,这是"吴起之智"吕氏春秋贵卒。
楚肃王四年公元前377年,蜀伐楚,取兹方今湖北松滋,楚被迫筑扦关今湖北宜昌市西,进行防御。楚肃王六年公元前375年,魏攻楚,战于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韩国乘机而攻灭郑国,并迁都至郑今河南新郑。
楚肃王十年公元前371年,魏国遣军攻占鲁阳。楚肃王十一年公元前370年,在位十一年的楚肃王去世,其弟弟熊良夫继承王位,是为楚宣王。
楚肃王时主要大臣:令尹景舍字子发,景监,东宅公悼氏,楚悼王之子,以父之谥号为氏,屈宜臼
楚宣王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340年,芈姓,熊氏,名良夫,楚肃王弟,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肃王十一年公元前370年,楚肃王去世。因楚肃王无子,故由楚宣王继位。
楚宣王七年公元前363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楚宣王十二年公元前358年,楚伐魏,决河水以攻长垣。楚宣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魏军攻围赵都邯郸,命景舍统率楚军援赵。遣师西侵巴地四川重庆以东巴国东南。
次年公元前353年,楚使景舍伐魏。魏拔邯郸,楚取魏睢濊间地。楚宣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年,景舍西伐蔡,厄以淮水填以巫山,克高蔡俘蔡圣侯,灭蔡。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年,楚国发兵灭亡陈、蔡。令尹昭奚恤当权,北方诸国都怕他。宣王甚异之,大臣江乙告诉宣王,昭奚恤只是狐假虎威,靠着宣王的权势作威作福。
楚宣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齐将田忌遭齐相邹忌设计,政变失败前来投奔。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卒,子熊商立,是为楚威王。楚宣王统治三十年间,各国内部改革持续进行,对外"广辟土地,着税伪财"墨子公孟,兼并战争激烈,形势也更加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楚宣王对外是极其谨慎的,采取了休兵息民的政策。
楚宣王一方面坚持休兵息民,保持实力,不轻易出击;另一方面则洞察形势,抓住有利时机,也大力加入兼并战争的行列,攻城略地,开拓疆域,使楚国在战国时期出现了最强盛的局面,为楚威王和楚怀王在后来的争霸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楚威王熊商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329年,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340年公元前329年在位。
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去世,熊商继位,是为楚威王。 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因不满田婴欺楚,率军伐齐,在徐州大破申缚统帅的齐军,威震一时。
5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率军攻打魏国陉山,期间因秦国叛楚助魏,被魏将公孙衍击败。 同年,楚威王去世,其子熊槐即位,是为楚怀王。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数百年的争霸战争,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早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楚国的始祖或谓高阳,或谓颛顼,或谓祝融,鬻熊在商衰周兴时,审时度势,率族及时投靠周文王,是楚国的最早缔造者,到熊绎时,周成王封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从而正式建国,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
经过几百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