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周边流民中激起了巨大波澜。以往当兵吃粮,多是无奈之举,饷银克扣、地位低下是常态。而黑石城的新军制,却将军人身份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仅是卖命,更是一条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康庄大道。
告示旁,新设的“募兵处”前排起了长龙。负责甄选的军官神色严肃,不仅查验体魄、询问来历,更注重眼神和谈吐,挑选的是有潜力、可塑性强的好苗子。通过初选者,立即发放安家银,登记造册,家眷随即被引入新设立的“军属屯垦区”安置。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与此同时,在黑石城大校场,一场针对现有部队的“淬火”整编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韩冲站在点将台上,面色冷峻,台下是重新混编的“砺锋”军各营。新的编制摒弃了明军旧制,采用了更灵活的“营-哨-队-什”结构,强调小队战术和火器协同。
“奉都督令!”韩冲声如洪钟,“即日起,各营开展为期三月之‘大练兵’!考核项目:体能、队列、火器射击、战术协同、土木作业!每日操练六个时辰,风雨无阻!考核不合格者,哨官降为队官,队官降为什长,什长降为列兵!连续三次垫底之营,主官撤职,全营重新打散整训!”
命令一下,校场上顿时杀气腾腾。没有人敢懈怠,高额饷银和优厚待遇的背后,是极其严苛的要求和淘汰机制。新装备的燧发膛线枪、标准化弹药、以及根据凌风思路编写的《新式操典》,要求士兵在掌握杀敌技能的同时,更要具备纪律、文化和团队意识。白日里,喊杀震天,炮声隆隆;夜晚,营房内则灯火通明,文化教员教导士兵识字、学习条令。一支脱胎换骨的新型军队,正在高强度淬炼中逐渐成型。
军队的革新,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都督府内,刘文泰牵头,黄端伯、陈老爷子等新投文人墨客参与,日夜不休地草拟着《黑石城约法》及各府县行政章程。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军令或临时条规,而是一部旨在奠定治国基础的纲领性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