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往下看,只见坡下的百姓们正用锄头一点点挖着土,进度缓慢。他想了想,对段有鹏说:“让吴家堡的工坊送些铁铲和撬棍来,比锄头好用;再从矿场调些炸药,把坚硬的岩石炸开,能省不少力气。另外,组织百姓们用独轮车运土,两人一组,轮流歇,加快进度。”
三日后,铁铲、撬棍和炸药送到了工地。叶青云亲自指导矿工出身的百姓使用炸药 —— 在岩石上钻个洞,放入炸药,点燃引线后迅速撤离。“轰隆” 一声巨响,岩石被炸成小块,百姓们再用撬棍将石块撬下来,运到别处填坑。
“太厉害了!这炸药一响,比咱们挖一天都管用!” 李大壮看着被炸碎的岩石,惊叹道。其他百姓也纷纷围过来看热闹,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削坡填土的同时,青运城附近的工地也遇到了麻烦 —— 连续两天下暴雨,刚夯实的路基被雨水泡软,部分路段还出现了塌陷。韩舜连忙派人给叶青云送信,请求支援。
叶青云接到消息,立刻带着玄机子和几名工匠赶到青运城。只见工地上一片泥泞,百姓们站在雨中,看着塌陷的路基,脸上满是沮丧。“大家别慌!” 叶青云大声喊道,“雨停后,咱们先把积水排掉,再重新夯实路基,铺上一层砂石,就能防止塌陷!”
玄机子也补充道:“老道已经让食站煮了姜汤,大家先去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别冻着了!等雨停了再干活!”
百姓们听到这话,沮丧的情绪渐渐消散,纷纷走向食站喝姜汤。雨停后,叶青云组织百姓们挖排水沟,将积水排到附近的农田里(还能灌溉庄稼),然后用石碾将软掉的路基重新夯实,再铺上一层厚厚的砂石,洒上适量的水,让砂石与路基结合得更紧密。
“以后每铺一层,都要在旁边挖排水沟,再盖层草席防雨。” 叶青云对负责这段工地的暗卫队长说,“咱们不能跟天斗,得学会顺着天来,才能少走弯路。”
随着工程推进,各种难题接踵而至,但都被叶青云和百姓们一一克服:缺砂石,就从更远的采石场调运;缺工具,就让吴家堡工坊加班赶制;百姓们生病了,玄机子带着医匠及时诊治,还免费发放草药。
一个月后,路基基本完成。从琥珀湾到吴家堡,八百里长的路基平整宽阔,像一条黑色的巨龙,蜿蜒在田野和丘陵间。接下来是铺层 —— 将黄土、砂石、水泥按比例混合,加水拌匀后铺在路基上,分三层夯实,每层一尺厚。
铺层的工作更细致,需要用木夯和石碾反复夯实。百姓们两人一组,拿着木夯,喊着号子:“一夯实!二夯平!三夯不怕雨和风!” 石碾则由几匹马拉着,在铺好的层面上来回碾压,直到层面变得坚硬平整。
叶青云每天都要沿着工地走一遍,检查铺层的质量。他会用脚踩一踩,用手敲一敲,若是发现有松动的地方,就立刻让百姓们重新夯实。“这条路是给百姓们走的,是给子孙后代走的,不能偷工减料!” 他常对负责的暗卫队长说。
吴家堡的耶律娟也派来了工坊的工匠,带来了新改进的水泥配方 —— 在水泥里加入少量的糯米灰浆,能让层面更坚固,还能防止开裂。工匠们现场演示如何调配新配方,百姓们学得认真,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青运城到吴家堡的平原路段,铺层工作进展最快。百姓们分成两队,一队铺料,一队夯实,配合默契。不到十日,这段三十里的路段就完成了铺层,晾干后,路面泛着淡淡的灰色,坚硬平整,连缝隙都很少。
“咱们来试试!” 李大壮拉着一辆空马车,小心翼翼地驶上路面。马车行驶在上面,平稳得很,没有一点颠簸,比以前的土路强太多了。“太好走了!” 李大壮兴奋地喊道,“以后拉盐、拉原石,再也不用怕颠簸了!”
百姓们纷纷围过来看,有的还试着在路面上走了走,脸上满是自豪 —— 这是他们亲手修的路,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路。
四、五里食站:烟火暖人心,凝聚众人力
八百里工地上,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每隔五里设立的食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