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过后,闽州百姓又投入到辛勤的劳动中。
二月,杨家管事带着十大船的茶苗到了闽州,茶苗一到,农庄的农户与佃户们便紧赶慢赶地栽种到早就打好的垄地里。
唐昭照例骑着马四处巡视,有任何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公主殿下,有一妇人求见。”
见唐昭颔首,武乙二便亲自去领人过来,唐昭定睛一瞧,是那位喊冤的妇人。
“原来是你,本宫没记错的话,你是叫翠兰吧。”
妇人显然没料到唐昭竟然知道她的名字,一愣过后旋即激动起来,“是,奴家贱名确实是翠兰。”
“你找本宫有何要事?”
翠兰暗暗在心底打气,“回公主殿下,这茶苗有问题。”
“哦?有何问题?”
“奴家听闻,公主殿下是以二十文一株的价格向杨家进购的茶苗。”
唐昭点头。
“二十文一株,这个价格按理可以买到上等的茶苗,而杨家送来的却是下等茶苗!”妇人举起手中的茶苗,“殿下请看,这茶苗芽叶细小,叶片单薄且暗沉无光,这样的茶苗产出的茶叶香气寡淡、滋味淡薄,便是寻常商贾人家都不愿意购买,更别提大户人家了!”
唐昭眼露赞赏,“你很懂茶?”
翠兰摇头,“奴家的丈夫研究了一辈子茶道,奴耳濡目染也了解一些,当不得一个懂字。”
“那也很不错了,你可愿为本宫打理农庄茶园?”
翠兰犹疑,“奴家只是妇人。。。”
“在本宫手下,有能者居之。”
翠兰暗暗骂了自己一句,公主殿下自己便是女子,又怎会因她是女子之身而弃用她?
“奴家愿为公主殿下肝脑涂地!”
唐昭满意颔首,“传本宫令,从今日起,命翠兰为茶园管事,主掌茶园大小事务!”
武乙二下去传令。
唐昭勉励道,“你若是做的好,以后晋升机会还有很多。”
翠兰恭恭敬敬跪下行了大礼,“奴婢定不辜负公主殿下期望!”
有了翠兰,不,是祝管事的协助,三月初茶园顺利栽种完毕,看着山坡上整整齐齐的茶苗,唐昭心情大好。
葛管事瞅准机会道,“公主殿下,如今已到采茶的季节,不少茶园正在招工,不知庄上的妇人可能去应工?”
“能啊,当然能!”能赚钱为啥不去。
葛管事心中大喜,以前杨家管理庄子时,是不允许庄上的人去别家上工,说这样会堕了杨家的脸面!
庄户人家不懂为什么去别家做工就会堕了主家脸面,但杨家管事吩咐,他们不敢违逆,只好背着人偷偷去应工,赚些银钱。
可去的多了,难免有人被发现,杨家管事大怒,不仅没收了辛苦赚来的银钱,还将人直接打死!
从那以后,庄上再也没有人敢去应工,每年到了采茶季,只能羡慕地看着。
如今,他们终于也可以做工了!
葛管事激动地眼眶发红,当即就把这个好消息挨家挨户地告知,收到消息的妇人们比过年都高兴,当即出门约上左邻右舍相熟的妇人,兴冲冲跑去附近茶园应工。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唐昭也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她调动手中一切所有产业的七成现银,等待采茶结束后便大量进购。
“我让人打的锅具可打好了?”
“都打好了!五百口铁锅已经上了灶”,春风告状,“幸亏有姑爷出面,否则苏浙水军的铁匠还不肯打呢!”
铁是重要且稀缺的资源,寻常百姓打一口铁具都需要拿着户籍到衙门报备,拿到衙门开具的条子才能去铁匠铺路预订铁具,等上个数月才能拿到。
姑娘一口气要五百口铁锅,整个闽州的铁匠铺都接不下这么大的单子,偏偏姑娘又要的急,春风无法,只得去求助姑爷。
毕竟从前在西北,姑娘要铁具也是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