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249章 玉堂金马

第249章 玉堂金马(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好甜!妈咪的味道爹地好喜欢! 青元界 病娇女帝强娶我,气得师尊黑化了 娱乐:我从不吃软饭 贫道姓张,嚣张的张 我都元婴期了,你跟我说开学? 零零后野小子刁蛮千金,纵横股海 开局一座仙朝,无限融合仙人长老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龙家传【1】

次日,吏部的敕牒便正式下达至秦思齐暂居的小院。

信函以精良绫锦为封,泥金小楷誊写,钤有吏部大印的正式任命文书。送牒的吏员身着公服,态度恭谨中带着审视,掂量这位新贵未来的分量。

秦思齐接过,精美的公文上,字句清晰,核心内容便是授其为翰林院编修,秩正七品,并严饬其于三日内至翰林院报到入职。

送走吏员,秦思齐回到书房。这一纸敕牒,秦思齐正式为他开启了无数士人梦寐以求的玉堂金马生涯。

报到之日,秦思齐特意起了个大早。天色尚未全明,他已盥洗完毕。

取出那身御赐的七品官袍,青色的罗缎面料,触手生凉,胸背处的鸂鶒补子绣工精细,象征着文官清贵的身份。

秦实诚仔细帮思齐穿戴整齐,束上银花带,戴上乌纱帽。对着那面略显模糊的铜镜,自已又仔细整理衣冠。官袍加身的镜中青年,身姿挺拔,因连日忙碌略显清瘦,但眉宇间那股经由诗书浸润而成的书卷气,却愈发清晰。

翰林院位于皇城东南角,毗邻东华门,是一处环境清幽规制宏大的建筑群。门楣上高悬的翰林院三字匾额,气势磅礴。

持吏部文书入院,早有身着皂隶服色的堂吏迎上前来,态度恭敬却不失分寸,言语间带着一种见惯了新科进士来来往往的淡然。“秦编修,这边请,掌院学士大人已在堂上等候。”

入院流程严谨而有序。首先便是拜见翰林院的最高官员掌院学士。这位老学士年约六旬,须发皆白身着正五品的绯色官袍,端坐于大堂之上,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度。

对今年新点的三位鼎甲状元陈斋翰、榜眼张汝霖、探花秦思齐进行了例行的勉励。

无非是沉心静气,钻研学问,恪尽职守,莫负皇恩之类的套话,但从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口中说出,却别具分量。

目光在三人脸上缓缓扫过,尤其在年纪最轻、容貌最俊的秦思齐身上略作停留,微微颔首:“秦探花年少英才,更需戒骄戒躁,翰苑清苦,却是磨砺心性、增长才干的宝地。”

秦思齐连忙躬身应是。这位老学士,无疑是翰林院乃至清流官员中的一座标杆,其态度能影响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境遇。

拜见过掌院后,便由一位资深的侍读学士带领他们熟悉翰林院的环境与具体职掌。这位侍读学士姓周,约莫四十岁年纪,态度和蔼,讲解颇为详尽。随着他的引导,秦思齐才真正领略到翰林院内部的复杂与宏大。

翰林院绝非一个简单的文书机构,其内部部门繁多,各司其职,俨然一个小型的朝廷文翰中枢:

诰敕房,负责起草各类重要的朝廷文书,如封赠官员的诰命、敕命,颁布重大政令的制、诏、谕等。此处的官员需有极高的文笔功底和对典章制度的深刻理解,一字一句皆关国体,是翰林院中最接近权力核心的部门之一。

史馆,负责修撰本朝历史,包括编修《实录》(记录皇帝言行与国家大事)、 《会典》(汇集国家典章制度)、 《玉牒》(皇室族谱)等。能入史馆者,皆为学问博洽、秉笔直书之士,肩负着为后世留下信史的重任,地位清贵无比。

典籍厅,管理翰林院浩瀚的图籍、档案。此处可窥见无数珍本秘笈、前朝档案,是坐拥书城的宝地,对于有志于学问的官员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经筵官, 负责为皇帝讲经论史,参与经筵日讲。此职要求学问精深、口才便给,且需德行端方,是天子近臣,极易获得皇帝的赏识与信任,晋升速度往往快于他人。

此外, 还有负责文书往来的孔目房、管理庶务的堂吏等辅助部门,共同维系着这座文翰重地的运转。

周侍读详细解释道:“我翰林院,素有玉堂之署、储相之地的美誉。其职掌,概而言之,曰侍从顾问,献替可否,承旨撰文,修书纂史。诸位新晋编修,秩正七品,乃翰苑基础之官。初期工作,主要是协助前辈整理史料、校对文稿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后宫奋斗记 拳之下 傲世英侠传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我堂堂炮灰,会亿点技能很合理吧 极道修魔传 穿越武侠,开局获得降龙十八掌 我,远古赛亚人:从雄兵连开始 美漫:从霍格沃茨成为人间之神 神豪舅舅,从宠爱九个外甥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