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脚步。
翌日清晨,这些血书自动卷起,化作纸鸢飞出皇陵,直投清明司备案。
线清接过时,指尖微颤。
她将之归档于《赎罪实录》附卷,命名为《补遗录》。
而在东宫废墟,一场更隐秘的仪式悄然持续。
线清调取命丝图谱,比对皇帝近三个月行踪,发现诡异规律:每逢重大决策前夜,萧玄策必独自前往东宫旧殿,于空案前摆两杯清水,一杯向己,一杯朝空。
她凝视图谱良久,忽然瞳孔一缩。
此式,竟契合冥途古礼——“对饮问心”。
传说中,加害者若真心悔过,设席邀亡魂对坐,残念便可短暂显形,完成未尽之言。
此礼早已失传,无人知晓,唯有冥途守序使能识其迹。
她未点破,只命人在殿外暗撒判魂砂——一种可显化执念痕迹的秘料。
第一夜,砂粒不动。
第二夜,微浪如潮。
第三夜,聚散成痕。
第七夜,晨曦初露,整片砂地自发排列成一行字,墨迹森然,仿佛从地底爬出:
“你说完了,轮到我了。”
次日早朝,萧玄策立于丹墀之上,声音冷峻如铁:“即日起,彻查先帝母妃旧案涉案人员,无论品阶,无一赦免。”
群臣骇然。
此案牵连甚广,涉及宫闱秘辛、权臣构陷,更是当今数位阁老发迹之基。
如今皇帝竟要翻案,无异于撕开旧疮,血洗朝堂。
退朝后,内阁三位大学士联袂入宫,跪请收回成命。
萧玄策端坐龙椅,不语,只缓缓抬起手,指向殿外东宫方向。
那里,昨夜风雨刚歇,落叶堆积如冢。
其中一片,正被风吹起,轻轻翻转——背面,赫然浮现两个湿痕组成的小字:
“还债。”
夜深,清明寺密库。
线清独坐灯下,面前摊开三卷玉简:《赎罪录》《补遗录》《命丝图谱》。
她指尖轻点,将皇帝近期行为轨迹逐一标注,忽然,眉心一跳。
她看到了一条从未显现的暗线——贯穿所有决策,隐隐指向一个被尘封二十年的名字。
那个名字,曾在沈青梧前世命契中出现过。
也是先帝晚年真正失权的关键。
她缓缓提笔,在新制玉简上写下四个字:
“皇册公开·贰”
窗外,乌云渐聚,月光被吞没。
而在冥途尽头,灰金色的身影静立轮回边界。
沈青梧睁开双眼,判魂笔悬于虚空。
她望着人间皇宫的方向,唇边浮起一丝极淡的笑。
罚,才刚开始。第426章 你还欠我一条命
夜雨敲窗,乾清宫的烛火摇曳如将熄之魂。
萧玄策坐在龙案前,手中捧着那本泛黄账册,指尖微微发颤。
封皮无字,内页却密密麻麻写满灾情、冤狱、贪腐奏折的摘要——每一件都曾被他压在御案最底层,或以“时局未稳”为由暂搁,或借内阁之手悄然销案。
他自认藏得极深,连贴身太监都不知其存在,可如今,它竟静静躺在内库第三重暗格中,扉页上一行墨迹森然:
“你藏的,我都记得。”
不是威胁,不是控诉,只是一句陈述,却比千刀万剐更刺骨。
他闭眼,梦中那一幕再度浮现:大雪纷飞的殿门前,一个女子披发赤足,肩上背着一具早已僵冷的尸身,缓缓前行。
她穿的是赶尸人学徒的粗布衣,腰间系着褪色的引魂幡,每走一步,脚印里便渗出黑血。
他追上去,声音嘶哑:“沈青梧!你要我做到哪一步才算够?”
她不停步,仿佛听不见人间言语。
直到一阵风过,袖口滑落此册,跌入积雪。
他扑跪上前翻开,赫然正是今日所见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