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去住。因为没钱吃喝,他就把老和尚的铙钹等法器全当了换钱。有一天闲着没事,牛浦就去看望郭铁笔,结果发现他不在店里,这时他看到柜台上有别人寄卖的一部《新缙绅》。牛浦翻开一看,就看到淮安府安东县新上任的知县叫董瑛,字彦芳,是浙江仁和人,他心里就寻思:“翻身的机会来了!我得去找他!”
拿定主意后,牛浦就急忙跑回了庵里,打包好了被褥,又把老和尚的一座香炉、一架盘子拿去当了二两多银子,他也没跟卜家打招呼,就直接去搭江船。该说不说,他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正好赶上顺风,一天一夜就到了南京燕子矶。他想再搭船去扬州,就进了一家饭店。可是店老板说:“今天最早的那趟船已经开走了,现在也没别的船,你只能先住一晚,等明天下午才有船。”
牛浦放下行李,就走出了店门,看见江边停着一艘大船,就问店老板:“这艘船还开吗?”店老板笑着说:“这船你可坐不起,得等个大老板包船才走呢!”说完就进店去了。过了会儿,服务员就拿来了一双筷子、两个小菜碟,还有一碟腊猪头肉、一碟芦蒿炒豆腐干、一碗汤和一大碗饭。牛浦就问:“这些饭菜怎么算钱?”服务员说:“饭二厘钱一碗,荤菜一分钱,素菜五厘。”牛浦吃完饭菜后,又走到了店门外,只见江边停着一乘轿子、三担行李,还有四个随从。这时从轿子里走出来一个人,只见他头戴头巾,身穿沉香色夹绸长衫,脚蹬白粉底黑靴子,手拿一柄白纸扇,留着花白的胡须,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长着一双鹰隼一样锐利的眼睛,两块高高的颧骨。
这人下了轿,就吩咐船家说:“我是要去扬州盐院找太老爷办事的,你们小心伺候着,到了扬州我另有重赏。要是敢有一点怠慢,我就拿名帖送到江都县,狠狠地收拾你们!”船家连忙点头哈腰,搭好扶手就请他上船,还帮着搬行李。正搬得热闹时,店老板对牛浦说:“你赶紧上去搭船吧!”牛浦扛起行李就跑到了船尾,船家一把将他拉上船,示意他别出声,安排他坐在船篷底下。
牛浦看着众人把行李搬上了船,又看到随从从船舱里拿出写有“两淮公务”的灯笼挂在舱口,又让船家拿出炉子和烧水壶,在船头上生起了火,烧了一壶茶就送进了船舱里。这时天也黑了,灯笼也点起来了。四个随从有的在后船准备菜肴,有的在炉子上温酒。等一切都准备好后,他们就把菜都端到了中舱,还点上了一支红蜡烛。牛浦则是偷偷地从板缝里观察那个人,只见烛光下,桌上摆着四盘菜,那人左手端着酒杯,右手按着一本书,一边点头一边仔细翻看。看了一会儿,他就让人把饭拿进去吃了。又过了一会儿,他就吹灭蜡烛睡觉了,牛浦也悄悄躺下休息。
这天夜里东北风刮得很厉害,到了三更时分,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船篷的芦席直往下漏水,牛浦翻来覆去睡不着。到了五更天,只听见船舱里有人喊道:“船家,怎么还不开船?”船家回答:“这风正对着船头,这么大的风谁敢开?前面就是黄天荡了,昨晚几十只船都停在这儿,没一个敢走的!”
过了一会儿,天彻底亮了。船家烧好洗脸水就送进了船舱,随从们都到后舱洗脸。等他们洗完后,也递给了一盆水给牛浦洗。这时,只见两个随从打着伞上岸去了;另一个随从拿了一只金华火腿,在船边对着港湾清洗。洗了一阵后,就看到先前上岸的两个随从买了一条应季鲜鱼、一只烧鸭、一块肉,还有些鲜笋和芹菜,然后把它们一起拿回了船上。这时船家就开始量米煮饭,几个随从则是过来帮忙处理这些食材。
等食材处理妥当后,就装成四大盘菜,又烫了一壶酒,然后就端进船舱给那位老爷吃早饭。老爷吃完剩下的饭菜,四个随从就拿到船后的甲板上,坐在一起吃了起来。等吃完后,他们就把船板收拾干净,船家这才从船篷底下拿出一碟萝卜干和一碗饭给牛浦吃,牛浦也将就着吃了。
这时的雨虽然下的小了,但风还是没停。到了中午,那位老爷打开舱后的一块木板透透气,一眼就瞅见了牛浦,就问:“这人是谁?怎么在船上?”船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