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不愧是老师出身,润物细无声,用雪茄剪开龙虾的动作来代表切割利益,并在王中军想拉田毅投资时,暗示增持股份,华谊股东结构中杭州阿里创业投资占股347太少。
王中军哪会不懂,但让阿里现在就增持股份并不在计划范围内,他和王中磊跟马云私交再好,也没打算让华谊变成阿里的“提线木偶”
——亲兄弟打拼出来的影视帝国,哪能轻易让外人攥住话语权?
对于马云和华谊王氏兄弟的争锋,田毅一点兴趣都没有,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黄健翔身上,这位的祝酒词淹没在《夜宴》主题曲的弦乐中,田毅的目光不经露出欣赏的光芒。
“有没有觉得,陈晓那上海佬,像不像冰柜里刚拿出来的带鱼?”
黄光裕把茅台瓶往桌上一墩,酒液晃出细密的泡沫,金链上挂着的翡翠貔貅跟着晃,“滑不溜秋的,摸不着底,还透着股子生人勿近的寒气!”
“黄哥这话妙。”
田毅推了推平光镜,镜片反射出冷幽幽的光,“但带鱼再滑,扔进滚油里炸透了,连骨头都能嚼出酥劲儿。”
他指尖轻点桌面,声音压得低,却字字砸在人心上,“只是您并购永乐这口‘油’,火候好像还差点意思——没炸透,容易留后患。”
邻座的富豪们捏紧了酒杯。
国美宣布收购永乐,陈晓被迫签下三年竞业协议,这桌人都看过那份被媒体称为"
资本绞索"
的合同。
站在外人角度来看,国美以498亿元销售额位居行业第一,永乐以151亿元位列第三,苏宁以397亿元紧随其后,这一阶段的竞争已从单纯的门店扩张升级为供应链掌控权与资本实力的较量。
而这时候永乐的困境尤为突出:2oo5年与摩根士丹利签订的对赌协议约定,若2oo7年净利润未达75亿元,管理层将向外资转让最多41股权。
然而,2oo6年上半年永乐净利润暴跌89至15oo万元,资产净值勉强维持在亿元(刚好满足国美收购条件)。
与此同时,国美通过供应商占款、上市融资等手段积累了8o亿元现金,具备了吞并永乐的资本实力。
国美以“股权+现金”
的组合拳完成收购:永乐股东每股可获得o3247股国美股份及o1736港元现金,总对价5268亿港元(较停牌前溢价9)。
交易完成后,黄光裕持股512保持绝对控制权,陈晓以125股权出任ceo,摩根士丹利持股降至24。
这一条款巧妙平衡了各方利益:国美避免了全额现金支付的现金流压力,永乐管理层保留了部分话语权,外资则获得退出通道。
国美也开启了“苏美争霸”
的新阶段,在“双寡头”
对峙中占了先手。
而实际上,这是一次潮汕系资本对江浙势力的降维打击,也注定了陈晓和黄光裕两种不同势力未来的结局,因为这是地域商帮对江浙势力的领土扩张。
“你倒看得通透。”
黄光裕吐出个烟圈,烟味混着酒气散开,他伸手扯松阿玛尼领带,翡翠貔貅完全露出来,指甲盖大小的玉面泛着油光,“陈晓是把好刀,锋利得很,可刀快了也容易伤着自己。
不过没关系,老子烧钱也能把‘油温’提上去,大不了塞他几个亿,够他后半辈子暖烘烘的!”
田毅没接话,心里却有杆秤。
黄光裕这草莽枭雄的思路,终究没看透陈晓——那可不是个能被钱收买的主。
陈晓高中赶上文革,书没读多少,恢复高考又因肺病落榜,偏不信命,硬是啃书本考进复旦大学,专修国际企业管理,拿了硕士学位。
这种爬上来、认死理又不服输的人,哪会被“两个臭铜币”
勾住?可比起跟陈晓玩阴奉阳违的把戏,田毅更愿意跟黄光裕合作——至少黄光裕直来直去,不像陈晓,总爱拉外资合作,还动不动就签对赌协议,摩根士丹利这些外资能钻进本土企业,靠的就是陈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