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算平稳。
请了大夫给看,觉得没什么大事。
宫里给的药方很对症,认真喝上几天就好了。
至于皇后娘娘赐的小白药片,却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就是英英教皇后和良玉的,用柳树皮和绣线菊手搓的阿司匹林呗。
吃了能软化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对头痛很有效。
韩五娘看女儿没事,心也放下了,开始有些忧心了。
长平公主现在受了重伤,多少跟自己女儿的事有点关系,杨家会不会迁怒自家。
回头又想,怕也没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盼盼也是皇帝的亲生女儿,虽然不敢明着相认,对孩子的态度也还好。
再说,盼盼一向很乖,今日的事不赖她,孩子是受害人呢。
韩五娘想想又笑了,幸亏跟皇后交好,这女人可挺厉害,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讨厌的长平公主干翻了。
关键杨家怕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你们家外孙女先冲撞帝后的,暗龙卫护主理所当然。
这件事说到大天去,也不能说公主冲撞皇后是对的,那可是一国之母。
做为女儿,这是大不孝,做为臣下,这是犯了天条。
随后,韩五娘和林家都收到了王右相的密信,内容也是说这件事,明着不怕,文武都能干得过他们。
皇后娘娘和王右相的意思是,必要时,几家联手,挤压杨家在都城的商业势力。
五娘不怕明着斗,就怕杨家来阴的,一定要防备着,一来是怕他们进行暗杀,故意制造事端,二是怕他们在商业上攻击韩氏或袁氏的商队。
长平公主一直在掖庭宫原来的住处养伤,华美人和几个太医真是尽力尽力,留住了她的小命,可是留不住她的健康。
原来预计的后遗症全都出现了,她脑子受伤,遗忘了许多事,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整个人的言行举止如八九岁的幼童。
而且她的手脚有些不听使唤了,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连走路、上厕所这些小事也得有人帮扶,否则就不能顺利完成。
杨家人知道时,气坏了,纷纷上书给皇帝要个说法。
皇帝这次也生气,杨家这么咄咄逼人,跟他要说法,他还一肚子火呢。
杨家有什么资格?自己是君,他们是臣,他们家的姑娘就是个鲁莽骄横的,养的儿女也都不是好东西。
想着长子李蕴因为不想让别的女人当皇后,敢给自己这个父亲下毒,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又想着女儿长平敢顶撞帝后,还不是一次,要是上纲上线,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他心疼自己的骨肉,没舍得下狠手。
现在,皇后还因为此事怨恨自己,寻常不给好脸色。
皇帝也光棍了一回,把杨家人叫到御书房,请了太子少师杜先生前来,把那日的详情说了一遍。
然后,皇帝下了结论,长平公主自私骄横,在崇文馆欺负姐妹弟兄。
又心思恶毒、目无法纪,多次冲撞帝后,才有此下场,正是咎由自取。
此事不关皇后的事,也不关暗龙卫的事,更不能牵连其他人。
杨家人也是憋屈,暗自叫苦,长平公主也是的,你怨恨皇后,暗自下手嘛。
大庭广众明着冲撞,哪还有道理可言?现在有这个下场,以后还有什么前途?
国子监那位张秋恒先生,寒门学子出身,考中进士科后,被安排进了国子监。
他家境不行,没钱活动,一直升不上去。
皇帝让国子监派一位博士,借调到崇文馆教皇子皇女,张祭酒知道他有真材实料,就推荐了他过去。
原来想着让他跟皇帝和皇子公主们把关系处好,以后有人提拔,谁知这人太直逼刻板,常被皇子公主们嫌弃,后来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王右相一寻思,有真才实学就好安排,知道他在都城没有宅子,是租赁的一个小破院。
家里媳妇天天嫌弃他无能,儿女也对他多有怨言。
用福寿山下碧桃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