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五进大宅,外加年薪一百二十贯钱,就把张先生一家给忽悠过去。
本来张先生还有点疑心呢,还想再等等,他媳妇就连哭带骂的,把他逼得赶紧收拾东西,恨不得连夜就去福寿。
紧接着,有几拨刺客在王右相上朝的路上刺杀,没想到王右相早有准备。
王右相骑的马是匹神驹,度极快。
跟着的马车里有长枪、弓弩、马刀、还有土炸弹,车后跟着的四个近卫也是南台刘家给的高手。
就这规格的配置,十几二十个一个死士人根本不是对手。
这次,那帮刺客也是倒霉,既不知道王右史从小习武,是上过战场的人;又不知道南台刘夫人怕女婿出事,给王家二十个顶尖高手,平常轮换着跟王右相上朝。
几次血战,刺客们几乎全军覆没,残存几个,以刺杀朝廷官员的罪名扔进大理寺牢房。
审查来审查去的,也不知道背后的人是哪个,因为这些倒霉的刺客只知道上级命令,根本不知道谁是委托人。
张思星早察觉皇后有与动物沟通的本事,跟姑姑要了一些聪明的鸽子和鹦鹉,也学了长孙家专用的秘文,时常与皇后直接通话。
张思星那边早送到消息,确实是杨家人指使,只是杨家狡猾,联络人托了好几层,所以不好查。
查到了,也没有直接证据呢。
你别看张思星在媳妇孩子面前,脾气好得不得了。
对儿女纵容,对媳妇言听计从,怎么样都行。
要是算计起别人来,真是狠毒且算无遗策。
本就因为太子妃伤王雪有旧仇,现在英王家还敢动他老丈人,这怎么能忍得了?明面上没有证据,只能暗中算计。
这次寒霜殿也暗自出动,准备谋杀了现任英王,给老丈人和皇后姑姑出气。
英王正是这件事的主谋,要杀英王,不宜直接出击,目标太大,再加上皇帝也在关注此事。
张思星琢磨了一个法子,他的人从英王府的下人嘴里打听到一些事,比如英王有个习惯,写字的时候如果思考问题,会习惯性的咬毛笔头。
有时候,还喜欢舔笔锋。
他跟姑姑写信说:他能配一种透明的毒药,吃了会造成心脏骤停。
鉴于英王的生活习惯,如果让一只鸟类,衔一小瓶他自配的毒药,悄悄洒在英王书房的文房四宝上,尤其是常用的毛笔上。
只要英王不小心吃到嘴里,估计就有效。
皇后点头微笑,此计甚妙,正月十七,英王暴毙,死在自己的书房里。
死时没有动静,屋里没有打斗痕迹,身上没有外伤。
仵作检验再三,结论是死于突的心脏病。
太医给出解释,英王生活习惯不好,爱吃肥腻甘甜的食物,爱喝酒,不爱运动。
所以血管脆弱,脉搏急,一旦病,不死也得中风。
皇帝自然知道,近期杨家跟王家斗得你死我活,有来有往。
英王暴毙,王家嫌疑最大。
只是没有证据,也不能就说肯定是王家的手笔。
在商业上,汝南王氏牵头,联手安西袁氏、洛阳韩氏、淮西海氏、南海何氏,甚至还有胡商邸的老胡父子,一起对付杨家的商业帝国。
江南李氏与杨氏一直联手,李氏想伸援手,却遭到长孙氏和寒霜殿势力的拦截,有些缩手缩脚的。
现在形势很明显,杨家节节败退,在西京的商业版图慢慢缩小。
皇帝又是心慌又是头痛,两家大员争斗,皇帝又没办法制止,真是不让人省心。
关键是,王右相多次遭人刺杀,要不是老亲家武艺高,人又机灵,说不得就出事了。
现在英王突然出事了,很难不往王家身上联想,可是也一样没有证据。
先帝在时,因为太子妃杨氏让人刺杀广平郡主的事,责令杨氏英王爵位不再世袭,袭一代降一级,有军功可以再升级。
现在英王的儿子袭爵,就成了英郡王,听着好听,级别却低了一级。
今年已五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