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人几个太医商量了一下,制订了一个治疗方案。
每天华美人和张院判负责给公主把脉,掌握公主的病情。
再由那位精通针灸的冯太医给长平公主扎针,每次用针十三枚,行针一刻钟左右。
神医谷的清脑丸每日早晚两次,每次服一粒。
太医院配的安神补脑液效果不错,每天一碗,慢慢养着吧。
事情大了,长平公主到现在还没脱离危险,总要结个尾吧。
皇帝恶狠狠地盯着皇后,要不是她多事,根本不可能生这样的事,现在可怎么办啊?皇帝又心疼女儿,又怨恨皇后,还有些不知所措。
皇后道:“孩子们,虽然你们不是母后亲生的,在母后心中都是一样的地位。
当人父母的,当然会喜欢那些乖巧听话的孩子,也喜欢讲义气有英雄气概的,或者活泼可爱的。
你们说对不对?”
下面的皇子公主这会儿可乖了,连声应是。
皇后又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们回去看看东陈律法和宫规,不懂的可以问各自的母妃,再不懂可以来找崇文馆的先生和你们的父皇。”
众皇子公主又赶紧答应,他们又不傻,皇后这么厉害,谁敢惹呢?长平公主顶撞她几次,得了什么下场,现在还生死不知呢,父皇也没招儿,何况他们?!
皇后点头微笑:“明日起,先不必去崇文馆读书了,母后让人改造一下那崇文馆,砌火墙,挖地暖。
等过了年,就差不多了,到时候再去。
你们叫本宫一声母后,母后定不会让你们冻着,更不会让你们再中了炭毒。”
皇子公主们边声道谢,一个个的满脸巴结,小嘴可甜了,皇帝看着都眼气了。
皇后让跟着来的各宫的乳母和宫人,把自家的孩子带走,还分别赏了孩子们一些文房四宝,鼓励多练习识字和书法。
让人把韩志逸送出宫,亲手交给韩五娘,还给一些药片,写了服用方法。
然后,跟皇帝商量,怎么处理这些教师。
最后决定,那位教《易经》的张先生是从国子监抽调过来的,甭管他教得如何,敢顶撞帝后,又这么多牢骚,肯定不能用了,直接开除,让他滚回老家去。
女教席刘自持是教规矩的,她一贯表现不好,自己都不懂规矩,直接辞退。
还有两位教师水平一般,人品也不大好,原路退回。
太子少师杜先生还可留用,为席教官。
借调弘文馆的林先生来教四书,借调翰林院的孙大人教五经,借调国子监的顾廉来教书画。
再借调军中的一位霍将军来,顺便教些骑射的基本功。
原来教女红和乐器的两位女师据说水平还不错,人也中庸,暂时留用。
另请了大理寺卿元成碧家的冷夫人来教律法,老宗正的夫人公孙氏来教规矩。
皇帝走的时候脸色非常不好,关键他心烦气躁,又不知道该冲谁火。
女儿生死未卜,可皇后也没有做什么,难道说喊救驾不对?就算不长平不是冲自己来,冲皇后去也不行啊,人家是嫡母,是一国皇后,于公于私,众臣也不可能站在长平一边。
处理那些暗龙卫?人家的主要责任就是保护皇帝和皇后的安全,有人冲撞帝后,你让他们无动于衷?
王右相接到妹妹的飞鸽传书,简单把今日的事写了,让他有个心理准备,长平公主受伤,杨家或许会叫嚣。
不用客气,文要敢打嘴仗,武也不必手下留情,在生意上,更是要布局,趁机把杨家在都城的生意挤压一下。
另有一件事,调查原国子监的张秋恒,看什么情况?他敢说实话,可见是有点个性,胆量也不小。
他今日揭了皇帝的短,肯定没了出路,如果他的学问与人品尚好,可想办法弄去福寿任教。
韩志逸小姑娘回到家,就把今天生的事告诉了韩五娘。
五娘一听女儿中了炭毒,大吃一惊,马上摸她的额头和脖子,觉得温度不高,再搭一下脉搏,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