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平台。
无奈之下,只能把uh-1“休伊”
通用直升机临时装上机枪和火箭巢,顶上去凑数。
这种“魔改”
货色,火力贫弱,装甲约等于无,飞行性能还因为外挂武器大打折扣,在战场上空活脱脱就是个“飞行棺材”
或者“空中靶子”
,损失惨重。
被逼急了的白鹰陆军火招标,迫切需要一款专业的、为杀戮而生的武装直升机。
最终,贝尔公司拿出的ode12o9方案脱颖而出。
之后,65年,原型机飞;67年,ah-1g“休伊眼镜蛇”
正式服役,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款专门设计的武装直升机就此登上舞台。
此刻呈现在朱家仁等人眼前的,正是这架传奇战机。
它的设计极其聪明,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哲学,大量采用了经过战场检验的uh-1“休伊”
的成熟部件,比如动机和主传动系统,大大降低了研风险和后勤压力。
但它的气动布局却是革命性的。
整个机身被设计得细长而低矮,尖锐的机鼻如同毒蛇之吻,减少了阻力,也极大地缩小了被弹面积。
最显着的特征就是那串列式双座座舱。
飞行员坐在后上方,拥有良好的视野;炮手副驾驶坐在前下方,专注于操作武器。
这种布局不仅减少了正面投影,更赋予了它一种类似战斗机的流线型美感,与45年当前那些仿佛用锅炉钢板和脚手架拼凑起来的实验直升机相比,简直是跨越时代的科幻造物。
结果就是,它比它笨重的“休伊”
兄弟飞得更快,更灵活,更不容易被击中。
在想象中安南那茂密的丛林树冠之上,它仿佛成了一条致命而敏捷的“眼镜蛇”
,而非臃肿的“空中拖拉机”
。
“最大度,277公里每小时。
爬升率,每秒82米。
实用升限,接近35oo米。”
张弛报出的数据,每一项都让朱家仁等人眼角直跳——这性能,碾压现在所有实验中的直升机。
“空重不到3吨,但火力凶猛。
机头可以安装两挺762毫米的134型电动转管机枪,射极高,如同金属风暴。
两侧短翼可以挂载4个19联装的火箭射巢,对地面软目标和轻装甲目标有毁灭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