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荣耀。还有一派则心怀侥幸,认为大唐西征未必能轻易成功,或许会陷入泥潭,拂林可坐收渔利。
安苏娜女王疲惫地闭上双眼。她想起了先辈们的伟业,想起了狄奥多西城墙的坚固,也想起了前线不断传来的坏消息和国库的空虚。许久,她缓缓睁开眼,眸中只剩下冰冷的现实。
“传令,”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清晰,“以我的名义,起草第二份国书。措辞要更加谦卑,明确表示拂林愿为大唐帝国之藩属,接受大唐皇帝之册封。愿奉大唐正朔,岁岁朝贡。请求大唐皇帝陛下,念在拂林恭顺之心,派遣军事顾问团,指导我国防务,并……酌情出售一批用于守城的器械。同时,同意大唐商队在我国境内所有港口享有最优惠待遇,并划拨一处港口,供大唐水师临时停靠补给。”
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几乎是彻底的投降。但为了生存,为了保住罗马文明的一丝火种,她不得不饮下这杯苦酒。她选择了臣服,以尊严换取时间和可能的援助,希望在未来的大唐寰宇秩序中,能为拂林争取到一块立足之地。
东宫佛堂,檀香袅袅。拉什米卡跪坐在蒲团上,手持念珠,低声诵经。她的面容平静,仿佛真的已远离红尘纷扰。太子李琮时常来此,有时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一会儿,在她平和的气氛中寻求片刻安宁。拉什米卡偶尔会为他泡上一杯清茶,说几句富含禅机的话,劝他宽心,目光温柔而包容。
然而,这平静之下,暗流并未停止。太子妃王氏虽然暂时停止了对拉什米卡的直接攻击,却将目标转向了拉什米卡身边仅存的、对她忠心耿耿的老宦官和一名从小跟随她的侍女。不久,那名侍女便被寻了个错处,杖责后撵出了东宫;老宦官也被调往了无关紧要的杂役司。拉什米卡得知消息后,只是捻动佛珠的速度微微快了几分,面上依旧无波无澜,只在无人时,眼底才会掠过一丝冰冷的寒意。她知道,太子妃是在剪除她的羽翼,这佛堂的宁静,不知还能维持多久。她必须寻找新的依仗,或者……等待一个打破平衡的时机。
李琰西巡之志已定,拂林女王的抉择偏向屈服,东宫的暗斗在平静表面下继续酝酿……帝国的巨轮,正按照它的主宰者设定的航向,碾碎一切犹豫与阻碍,向着西方,轰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