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的原则,风险不小。
正在这时,琴酒的目光突然扫过来,落在郑鹤岁身上:“郑鹤岁,你做的风险评估表,为什么没把‘地址错误’列为风险项?”
来了!
郑鹤岁心里咯噔一下,连忙站起来,脑子里飞组织语言,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谨慎的“甩锅尝试”
:“琴酒先生,我做评估表时,使用的是情报部门提供的‘已核对确认情报’。
评估模型基于‘情报准确’的前提。
如果基础情报在核对环节就出现偏差,那么后续所有基于该情报的风险评估都会失效。
这就像加工零件,如果拿到的原始图纸尺寸就是错的,后续编程和加工再精准,也无法产出合格品。”
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专业而客观,不带有个人情绪。
“而且,我在评估表的备注栏里,用灰色小字标注了‘本评估结果高度依赖输入情报的准确性’,这一点在表格模板设计时就有考虑。”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琴酒的表情,见对方没立刻火,心里稍定。
他并没有完全推卸责任,而是指出了流程中的依赖关系。
琴酒盯着他看了几秒,没说话,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郑鹤岁身上。
贝姐忍不住笑出了声,用口型对郑鹤岁说:“有点意思。”
郑鹤岁心里暗自松了口气,看来用专业术语包装的“客观陈述”
比直接“甩锅”
更有效。
他正想着,就见琴酒突然开口:“你的表格备注,通常没人会看。”
郑鹤岁心里一紧。
琴酒继续说:“但你作为风险评估人员,过于依赖‘已核对’标签,缺乏对情报流转环节本身的质疑,也是失职。
这样,你和‘眼镜男’‘瘦猴’一起,把这次任务失败的原因查清楚,三天内给我报告。”
“啊?”
郑鹤岁愣住了,怎么还得查原因?这和他想“苟住”
的初衷不符啊!
但看着琴酒不容置疑的眼神,只能点头:“好……好的!”
散会后,郑鹤岁被“眼镜男”
和“瘦猴”
围住,两人一脸“同病相怜”
的表情。
“小郑,这次就靠你了!”
“眼镜男”
拍着他的肩膀,“你脑子灵光,肯定能查出是谁的错,别让我们背锅!”
“就是就是!”
“瘦猴”
也附和,“要是查不出,琴酒先生肯定要罚我们,到时候你也跑不了!”
郑鹤岁心里嘀咕:这哪是“一起查原因”
,分明是让他“主导调查”
还可能“共同担责”
!
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
他带着两人来到自己的工位,打开电脑,调出“任务相关文件”
,开始分析:“先,我们得顺着信息流一步步回溯。
从情报源开始,确认原始信息;然后看核对环节有没有出错;最后看传达环节有没有偏差。
用数据说话,别吵。”
“高!
实在是高!”
“眼镜男”
和“瘦猴”
异口同声地说,眼神里满是找到主心骨的期待。
三人立刻分工,“眼镜男”
负责联系“情报源”
,确认原始地址;“瘦猴”
负责调取“任务传达记录”
,确认自己有没有传达错;郑鹤岁则负责“数据分析”
,对比“原始情报”
“核对记录”
和“传达记录”
,找出漏洞。
没过多久,“眼镜男”
哭丧着脸回来:“完了!
‘情报源’说给的地址是对的,是‘c区西侧仓库’,还了加密聊天记录截图,确实没错!”
“那就是你核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