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三清的弟子至少要在山中修满五旬,方可下山游历,增长见识,但千年大劫不期将至,已没有时间留给你们慢慢修炼了。”
符道堂的老中正叹了口气,向众弟子宣布:“从今日起,学宫弟子只要有意,皆可向中正请命下山。练气需与筑基结伴,至少三人同行,开光方可单独请命,下山前留好命牌,与中正商议好去何处,去做什么,去多久。三清自古尚和合,弟子在外亦当与人为善,同伴间应守望相助,若遇强敌,可回师门求援……”
老中正忧心忡忡地唠叨个不停,把底下的弟子都说得打起了呵欠,互相挤眉弄眼,暗自盘算着与谁结伴。
毕竟山中清修总归枯燥,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不仅能游山玩水,还能摆脱中正们的管教,更别提若能邀到心悦之人同行,除魔卫道,浪迹天涯,成就一段道侣佳话,简直没有更美的事了,一个个都跟过节似的欢天喜地。
见没几个人在认真听,老中正终于无奈地打住了话头。年近八百岁的老者放眼望去,清一色的年轻面庞,最大也不过两百出头,在她看来都跟孩子差不多。可道之兴衰,不在长而在幼,若灾祸当真来得那么快,三清的道就系在他们身上。
唉……但愿灾祸别来得那么快,但愿老家伙们能多顶些时日,也但愿避无可避之时,这些孩子们真能撑得起罢。老中正不无惆怅地想。
“朱师妹!”
朱英转头,发现是董秀莲在喊她,后面还跟着马应举霍思齐,以及不情不愿的李瑶瑶。
“你打算下山么?我们想去云梦泽碰碰运气,要不要和我们同路?”董秀莲笑呵呵道,指了指身后几人:“还是我们四个,你都认识,也好有个照应。”
朱英尚未想好,她倒的确想下山见见世面,但把朱菀朱慕二人丢给宋家照顾,又总觉得很过意不去。正思索着,身后又有人叫她。
“师、师妹肯定要下山历练吧,师妹想去哪?那个……我们能不能跟师妹一起?”
说话的青年有几分眼熟,好像是上次来拜托她的剑道堂弟子,紧张地吞了口唾沫,眼神不停往边上飘:“同为剑修,我们不仅能一同剿祟,还可以探讨剑道,切磋技艺,共同进步……不是这词是谁写的,师妹需要和我们共同进步吗?”
朱英扭头一看,道旁的石头后面“噌”地缩回去几道黑影,好像是几颗人头。
那青年没了讲稿,只得临场发挥,磕磕巴巴道:“呃,师妹放心,我已经筑基了,他们三个虽然只是练气,但一定不会拖你后腿。而且我们都是练剑的,身强体壮,能抗能打,你把我们当杂役用也行,我们受得了,师妹也肯定不会比郎中正更凶……”
董秀莲笑道:“看来要跟朱师妹说话的人还有很多,那我们就先告辞了。你若想来,给我传个信就好。”
朱英只来得及匆忙点个头,又有第三个人追了过来。待到她走出学宫,原本空空的笏板上已经多了十几个名字,只可惜除了宋渡雪手里的特殊款,普通笏板的传信术法只在三清界域内有效,否则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可说话的人,出了山也挺热闹。
若要下山,朱英其实想往西走。四年前奉县一夜屠城的惨状犹在眼前,那么多可疑之处,最后却因为涉及到外邦异族的巫术,无法再查,只得不了了之。
但朱英不信邪,西域,苗人,巫蛊术,至少还有这三个线索在,若是自己去一趟西域,说不定会查到些什么。
只不过巫与道天差地别,在汉人的地盘上,大家同根同源,狭路相逢至少还能喊一句道友,到了异族的地方,可就全然是敌人了,朱英完全不了解巫术,也不了解苗人,如果真要去,恐怕得先恶补一下常识才行。
而且……朱英直觉到,她一个人去西域这事想实现,最难过的一关恐怕是宋渡雪。
也不知道宋大公子听了得闹多大的别扭,还能不能哄得好,朱英忐忑地想。正好宋渡雪白天传信让她晚上回去一趟,干脆趁此机会探探口风。
结果朱英回去一看,就发觉一切都只是她胡思乱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