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画着小老虎图案,老虎的眼睛是两颗小宝石,会随着指针转动光;仪盘边缘刻着小儿常用脉象(浮、沉、迟、数),每个脉象旁都画着对应的病症小图(浮为感冒、沉为积食)。
“这脉诊仪按小儿脉象特点改良,”
墨禾将仪器的小探头轻轻搭在孩子腕上,仪盘上的指针开始转动,最终停在“浮”
脉处,小老虎的左眼亮起淡红,“孩子是风热感冒,脉象浮而数,配合‘退热贴’,再用‘清热机关香薰’熏房间,两日就能退烧。”
说着,她从博古架上取下一个小香薰——香薰是陶瓷制的,形似小房子,房顶上有个小烟囱,里面装着金银花、薄荷粉末,点燃后,青烟从烟囱冒出,能清热解表,净化空气。
妇人看着孩子渐渐平静,靠在椅背上睡着了,心中满是感激:“多谢各位大夫!
之前我以为孩子没救了,抱着她哭了一夜,若不是邻居说你们这里能治孩子的病,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有了这些好用的器械,孩子不受罪,我也放心了!
等孩子好了,我一定带着她来给你们磕头道谢!”
可就在这时,孩子额头的退热贴突然泛出幽绿,像青苔突然覆上贴片;孩子也突然“哇”
地一声哭醒,小脸变得苍白,手脚还微微抖。
“不好!
退热贴被动了手脚!”
灵枢快步上前,轻轻取下贴片,现贴片内层的青铜薄片上,竟藏着一块米粒大小的寒戾石碎片,碎片上刻着极细的纹路,泛着阴冷的幽绿。
他取来试毒叶,贴在碎片上,叶片瞬间焦黑:“余孽在儿科器械中藏残踪气!
他们想让孩子病情反复,让家长对我们的医术产生怀疑,进而不再信任我们的儿科医道!”
墨禾立刻从药箱中取出圣火灰烬,用绢布蘸着,轻轻擦拭退热贴与脉诊仪,幽绿的颜色渐渐被金红取代;素问则重新为孩子施针,她取来三根极细的银针,快刺入孩子的合谷、曲池、大椎三穴,动作快而准,孩子只哼了一声,便不再哭闹。
“夫人别担心,”
素问轻声安抚,“残踪气刚侵入,还没伤及根本,我们用圣火草净化器械,再用针灸缓解不适,孩子很快就能好。”
她转头对墨禾说,“你去检查所有儿科器械,从止咳仪到香薰,每个零件都要查,尤其是青铜夹层,绝不能让邪祟留在后院!”
墨禾点头,攥着寒戾石碎片快步离去;灵枢则重新为孩子诊脉,确认残踪气已被清除,便从药箱中取出一小包圣火草粉末,递给妇人:“这粉末您拿着,回家后用温水调成糊状,涂在孩子的手心、脚心,能预防残踪气再次侵入。
孩子退烧后,再用小米、红枣熬粥,补补气血,很快就能恢复活力。”
阳光重新洒在后院,止咳仪的青铜葫芦泛着金红,脉诊仪的小老虎眼睛也恢复了正常。
妇人抱着渐渐睡着的孩子,向灵枢与素问深深鞠了一躬,才慢慢离去。
灵枢望着她们的背影,心中清楚:孩童是未来的希望,儿科器械是守护希望的工具,这些器械不仅要好用、安全,还要能抵御邪祟,他们必须守住这些器械,不让余孽伤害任何一个孩子,不让未来的希望被邪祟熄灭。
三、午时食疗方养脾胃:食养结合助成长
午时的阳光炽热得像泼了一层熔金,却被稚安堂前院的梧桐树叶筛成细碎的光斑,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
前院的空地上,围满了前来学习的家长,约莫有三十余人,他们中有穿着粗布衣裳的农户妻子,有身着绫罗的商户女眷,还有梳着髻、戴着银簪的丫鬟(替主子家的孩子来学),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本墨家机关纸制作的《儿科食疗录》,书页边缘泛着淡金的圣火草纤维光泽,是墨禾特意为她们准备的,防蛀又耐用,还不怕水浸。
这是灵枢与素问开设的“儿科食疗课堂”
——他们知道,很多家长因不懂儿童饮食养护,要么给孩子吃太多油腻、甜食,导致孩子积食;要么因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