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清气爽”
。
“您看这老君的丹炉,”
少年指着炉上的“八卦”
机关,“炉盖的开合频率与《黄帝内经》‘五志相生’的规律一致(怒生喜,喜生思,思生忧,忧生恐,恐生怒),墨家《考工记》说‘心神之器,需巧夺天工’,难道不是在说情志病需‘道为体,墨为用’?”
可当他想用尺身测量“鲁班锁”
的结构时,尺身却被突然亮起的“心灯”
弹开,灯影中浮现出个模糊的黑影,正往药罐里投东西,投下的粉末在火光中显出“玄冥”
二字的灰烬。
灵枢的声音突然穿透雨幕,安神针的幽蓝化作一道利剑,刺破黑影的伪装——那是个戴方巾的傀儡,体内的“迷魂蛊”
正在墨家“弹簧”
的带动下跳动,弹簧的弹力系数(每寸承重二十四铢)对应《傅青主女科》“安神方”
的药量比例(甘草三钱,远志二钱,茯神五钱)。
“《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
他将安神针刺入傀儡的“泥丸宫”
(头顶正中央,对应“元神之府”
),傀儡突然喷出一股黑气,在空中凝成“玄冥医盟”
的蛇形纹,“你们看这蛇纹的鳞片数量,正好是‘五志’与‘七情’的总和(五+七=十二),显然是针对神心阁来的。”
黑气落地的地方,青石板突然冒出白烟,显露出底下埋藏的墨家“机关道”
入口,与傀儡胸腔的结构完全相同。
素问的七枚彩针突然在患者的“五脏俞穴”
上方组成“七星阵”
,针尖的光晕与阁中“莲池”
的水汽融合,化作“安神膏”
的虚影(膏体中可见“合欢”
“远志”
的药影)。
“《本草经》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
她让药婆分“合欢糕”
,糕点的形状是墨家的“矩尺”
与道家的“云纹”
结合,“这糕里加了‘远志’与‘茯苓’,按《济阴纲目》‘安神’方配伍(远志一两,茯苓二两,蜜炙),却用墨家的‘蒸制器’保持药性(温度恒定在八十度,避免有效成分流失)——你们看患者的眼神,已从‘狂乱’转为‘清明’,说明‘心神’正在恢复。”
有个绣娘突然掏出锦囊,里面装着墨家传下的“安神带”
,带中的“酸枣仁”
数量(三百六十粒),竟与《本草纲目》“酸枣仁安神”
的记载分毫不差(“每服三十粒,日三服,百日愈”
)。
神心阁的“报时钟”
突然在子时敲响,钟声的韵律与患者的呼吸形成共振(一呼一吸对应一声钟响)。
明轩的医镜照出一个惊人的景象:钟摆的影子在墙上组成“情志九宫图”
,每个宫位都对应患者的“情志盛衰”
,其中“中宫”
位的书生,神思的亮度与安神针的幽蓝完全一致。
“这钟是宋代墨家‘情志医工’所造,”
明轩转动镜钮,镜中浮现出钟内的结构,“钟内的‘调神齿轮’会随人的‘神思’变化,您看这齿轮的磨损程度,与阁中‘菩提树’的年轮吻合(每圈年轮对应齿轮的一次大修)——原来人的情志变化,本就是最好的‘健康镜’。”
镜光突然反射到患者的瞳孔里,照出他潜意识中的画面:自己正坐在考场中,答卷上的字迹正是此刻癫狂时写下的“玄冥”
二字。
黑影的残魂在钟声中重组,化作一个戴方巾的傀儡,正往“心灯”
里添“迷魂香”
。
“人的‘心神’本就随七情波动,”
残魂尖笑,笑声的频率恰好能干扰“心经”
的正常搏动(每分钟九十二次,出正常范围),“只需一点‘乱神香’,就能让他们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