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既解了围,又显摆了自己的身份——这样的贡茶,寻常人连见都见不到呢。
六
这日众人在贾母处说话,不知怎的又聊起送礼的事。
贾母指着宝玉笑道:“你们瞧瞧,前儿北静王送他的蓑衣斗笠,他当宝贝似的,林丫头夸了一句,他就要送人,结果人家还不要。”
黛玉抿嘴笑道:“外头买的,哪有北静王送的好?我若是要,自然要那最好的。”
宝玉忙道:“妹妹若喜欢,我这就去求王爷再要一套。”
“罢了,”
黛玉摆手,“我不过白说说,你倒当真了。”
宝钗在旁听了,心中不是滋味。
想起自己前几日送给黛玉的燕窝,被黛玉转送了赵姨娘,分明是看不上。
后来又改送冰糖燕窝,偏偏送错了,送成了洋糖的,倒叫黛玉笑话。
探春见宝钗神色不对,忙岔开话题:“要我说,送礼不在贵重,在心意。
就像二哥哥送林姐姐的旧手帕,看似不值什么,却是最难得的。”
湘云接口道:“可不是?就像我送你们的绛纹石戒指,虽不值几个钱,可每个都是我精心挑选的。”
凤姐摇着扇子笑道:“云丫头说得是,送礼要送到人心坎上。
就像我们奶奶,”
她朝王夫人方向努努嘴,“前儿杨提督的太太病了,需要上等人参配药,奶奶立刻就把自己收着的那支老参送去了。
这才是会做人的。”
王夫人微微一笑:“那本就是救急的事,算不得什么。”
宝玉忽然想起什么,问黛玉:“妹妹前儿说要送我那盆水仙,怎么后来又收回去了?”
黛玉嗔道:“你屋里药气重,白白糟蹋了花。
我这是惜花,你倒埋怨起我来了。”
宝钗听着众人说笑,心中暗叹:原来这送礼竟有这么多讲究。
自己往日只当是尽个心意,却不料在旁人眼中,竟成了“不上台面”
。
她哪里知道,贾府这样的公侯世家,看似富贵泼天,实则最重规矩体统。
姑娘公子们虽不当事,却自小耳濡目染,知道什么该送,什么不该送,如何送才能既不失身份,又显得情深意重。
这时,丫鬟来报:“薛姨太太让宝姑娘回去一趟,说是薛大爷从江南带回来的土产要分送各房,请姑娘去帮着打点。”
宝钗忙起身告辞。
临走时,她回头看了眼谈笑风生的众人,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深似海的侯门里,她终究是个外人。
就算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也永远学不会他们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气与洒脱。
就像送礼这件事,黛玉可以随手送出价值不菲的玻璃绣球灯,湘云可以大方赠与名贵玉佩,探春可以熬夜为兄长做鞋,因为她们生来就拥有这些,所以从不计较得失。
而她薛宝钗,纵有万般才华,终究脱不了商贾之家的算计。
这一刻,她忽然觉得很累。
走出贾母院落,秋风拂面,带来阵阵凉意。
宝钗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第一次对这个她费心经营的贾府,生出了一丝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