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
他喃喃自语。
周末,儿子陈建军一家回来吃饭。
五岁的小孙女扑进陈国华怀里:“爷爷!”
“哎,我的小宝贝!”
陈国华抱起孙女,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饭桌上,儿子说起最近的工作情况:“公司最近在裁员,不过我们部门应该影响不大。”
“不管怎样,工作上要谨慎,少说多做。”
陈国华叮嘱。
“爸,我知道。”
陈建军点头,“我们经理前几天还跟我说,可能要提拔我做副主管。”
“好事啊!”
李素珍喜上眉梢,“涨工资吗?”
“妈,别光想着钱。”
陈建军笑道,“主要是责任重了。”
儿媳小林插话:“建军就是太实在,该争取的就得争取。
他们公司那个副主管,年薪能多十来万呢。”
“事情还没定,外面别到处说。”
陈国华提醒。
“我明白。”
陈建军点头。
饭后,儿子儿媳帮忙洗碗,小孙女在客厅看电视。
陈国华翻着相册,看到一张三十多年前的全家福。
那时父母都还在,哥哥姐姐围在身边,一大家子人挤在老家的院子里。
照片上的他穿着崭新的中山装,那是他考上师范后,父亲特意做的。
“看什么呢?”
李素珍走过来。
“老照片。”
陈国华指指那张全家福,“这件中山装,我穿了整整八年。
第一年当老师时还穿着,袖口磨破了,自己缝了缝继续穿。”
“那会儿谁不是这样。”
李素珍坐下一起看,“现在条件好了,反而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了。”
正说着,门铃响了。
陈建军去开门,是邻居老周。
“周叔叔,请进。”
老周摆摆手:“不进了不进了,就是来问个事。
听说你家小陈要升职了?”
陈国华和李素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这事儿子刚才饭桌上才说,怎么邻居就知道了?
“哪来的消息?”
陈国华笑着问。
“我听楼下小刘说的,他爱人跟你儿子一个公司。”
老周解释,“说是副主管?这可是大喜事啊!”
陈建军勉强笑笑:“还没定呢,周叔叔。”
“定了可得请客!”
老周又寒暄几句,走了。
关上门,陈建军皱眉:“肯定是小刘在公司听说了什么,这么快就传开了。”
“职场上的事,没正式公布前,越少人知道越好。”
陈国华说,“你这几天在公司更要谨慎。”
“我知道。”
一周后,陈建军垂头丧气地回来。
副主管的位置给了另一个同事。
“怎么回事?不是说很有希望吗?”
李素珍急问。
陈建军摇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原本支持我的经理突然改了口风。”
陈国华沉默片刻,问:“你升职的事,在公司里传得广吗?”
“有些同事知道”
陈建军突然醒悟,“您是说”
“未必是这个原因,但记住这个教训。”
陈国华拍拍儿子的肩膀。
当晚,陈国华睡不着,起身到阳台。
城市的夜空被霓虹灯映得红,看不见几颗星星。
他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闷声大财”
。
那个沉默寡言的农民,用一辈子的经验总结出最朴素的处世哲学。
如今社会变了,道理却没变。
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不能显得穷,因为世人多势利;不能显得富,因为人性多嫉妒。
这个分寸,多少人一辈子也把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