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是,那条深红色的红布条,可能和你爸妈的失踪有关?”
苏晓咬着嘴唇,点了点头:“我怀疑,我爸妈的失踪和村里的人有关。这些年,我一直在留意村里的动静,发现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村里的祠堂都会锁门,不让任何人靠近,而且那天晚上,村西头的林子里会传来奇怪的哭声。”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就是鬼节。林夏心里泛起一阵寒意,她看着苏晓,坚定地说:“苏晓,我帮你一起查,一定会找到你爸妈失踪的真相。”
第四章:祠堂的秘密与诡异的祭祀
林夏和苏晓约定,晚上一起去祠堂附近看看,打探一下祠堂里的秘密。为了不引起村里人的怀疑,林夏白天依旧在村里拍照,装作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暗中却留意着村里人的一举一动。
她发现,村里的人虽然表面上平静,但只要一提到村西头的林子和祠堂,脸色就会变得不自然,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就用山神的说法来搪塞。而且,她注意到,村里的老人似乎都对一个穿着黑色褂子的中年男人格外敬畏,那个男人经常出入祠堂,每次都神色严肃,手里还拿着一些奇怪的东西,像是祭祀用的法器。
苏晓告诉林夏,那个男人叫赵山,是村里的“祭司”,负责村里的祭祀仪式。十几年前,游客失踪事件发生后,就是赵山带头组织村里人去林子里寻找,也是他说游客是触犯了山神,被山神带走了。这些年,村里的祭祀仪式都是由赵山主持,而且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农历七月十五前后。
夜幕再次降临,林夏和苏晓趁着夜色,悄悄来到祠堂附近。祠堂位于村庄的中心,是一栋青砖灰瓦的老房子,门口挂着两个红灯笼,里面亮着微弱的烛光。祠堂的大门紧闭,门上挂着一把大铁锁,锁上锈迹斑斑,像是很久没打开过。
“祠堂的门平时都是锁着的,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会打开。”苏晓压低声音,“赵山有钥匙,每次祭祀都是他一个人进去准备。”
林夏点点头,示意苏晓躲到旁边的草垛后面,自己则慢慢靠近祠堂,想要透过窗户看看里面的情况。祠堂的窗户很高,林夏踮起脚尖,勉强能看到里面的景象——里面摆放着许多牌位,牌位前的供桌上放着水果、点心,还有一些燃烧的香烛。供桌的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奇怪的雕像,雕像的样子很模糊,像是一个人身兽首的怪物。
就在这时,祠堂里传来了脚步声,林夏赶紧躲到柱子后面。只见赵山拿着一盏油灯,从里面走了出来,反手锁上了祠堂的门。他转身朝着村西头的方向走去,脚步匆忙,像是有什么急事。
“他要去哪里?”苏晓小声问。
“不知道,我们跟上去看看。”林夏说。
两人小心翼翼地跟在赵山后面,穿过村子,来到村西头的林子边。赵山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一把纸钱,点燃后撒在地上,嘴里还念念有词,像是在祈祷。纸钱燃烧的火焰映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诡异。
烧完纸钱后,赵山转身走进林子。林夏和苏晓不敢靠得太近,只能在林子边远远地看着。林夏拿出相机,打开夜视模式,想要拍下赵山的举动。可就在她按下快门的瞬间,相机突然失灵了,屏幕变成了一片漆黑,紧接着,她听到林子里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声,像是女人的哀嚎,又像是小孩的啜泣,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苏晓吓得浑身发抖,紧紧抓住林夏的胳膊:“这……这是什么声音?太可怕了!”
林夏也有些害怕,但还是强装镇定:“别害怕,我们先躲起来,看看情况。”
两人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看着林子里的动静。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哭声消失了,赵山从林子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血淋淋的东西,像是某种动物的内脏。他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朝着祠堂的方向走去。
林夏和苏晓不敢再跟上去,等到赵山走远后,才敢从树后面出来,匆匆跑回村里。回到苏晓家,两人都心有余悸,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山在林子里到底做了什么?那个哭声又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