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作为文明古国,自古就站在世界顶端,只是过去百年积弱,如今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候,无数仁人志士都在图谋救国。”
“但不得不承认,眼下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确实全面落后于西方。”
“所以太渊兄特地去取了西方学府的龙脉,给这两所学校添点养分?”左若童说着,抬手拱手作揖,语气满是钦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这般通天手段,实在令人佩服。”
他虽然不知捕获擒拿气数龙脉的具体难度,但想来必定极其不易,至少他自己是万万做不到的,连方法都不清楚。
左若童望向清北的方向,眼神中带着期待:“若是将来有人能够得到此处人文气息凝聚的精华,岂不是真要应了“文曲星降世”的传说?”
“没那么容易。”太渊摇摇头,解释道,“所谓的人文气数龙脉,其实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沉淀,无色无相,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诞生天才,需要时间沉淀。”
“环境影响这里的学生,等年深日久之后,这里又产生了新人才,杰出人物可以使得地气更加浓郁,而地气灵性浓郁,则可以使得更多的杰出人物诞生出来,两者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人杰地灵,不外如是。”左若童恍然,随即他顿了顿,又有些惋惜:“可惜了,太渊兄你为这地方做了这么大的事,却没一个人知道。”
太渊淡然一笑:“功成不必在我。况且,看着那片土地能慢慢孕育出人才,这种感觉也挺奇妙的。”
说话之间,他有些欣赏的看着远方的土地,那些气数龙脉,一点点的浸入渗透其中,地气氤氲腾腾。
“那你……不希望有人记得你吗?”左若童忍不住问。
“记得也好,不记得也罢,顺其自然便是。”太渊语气平和,“若是刻意在意这些,反倒落了下乘。”
左若童望着他,眼里的敬佩又深了几分。
眼前的太渊,境界是真的站到了另一个高度,成功而不自居,创造而不占有,这份心境,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左若童叹了口气,有感而发:“说真的,出名也未必是好事。一旦出了名,就会被好多人盯上,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别人眼里,连点私人生活空间都没了。就像一枚真正的珍珠,最好是藏在一堆鱼目里,才安稳。”
太渊闻言,若有所思地看向他,目光里多了几分敏锐:“左兄,你这是……被人盯上了?”
左若童点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无奈:“自从去年拔了东瀛那些谍者的组织,过了没几个月,我就发现三一门周围多了不少探子,有国内的势力,也有东瀛的余孽。太渊兄你这边没这情况?”
太渊仔细回忆了一下,摇摇头:“我这儿倒没发现什么异常。”
“想来是京城脚下,那些东瀛人不敢太造次。”左若童笑了笑。
太渊笑说:“或许是左兄你的名头更大的缘故,“大盈仙人”声名远播,树大招风,不像我,之前在异人圈子里一直默默无闻,反倒安稳。”
左若童拍手说:“太渊兄你这才是大隐于市,就好比《易经》里的谦卦。”
山在地中,谦卦,六爻全部大吉大利,是《易经》之中,最吉祥的一卦。
意思是当一个人的成就比山还高,就必须要隐藏得更深,才会有气数绵长,否则风雨剥削,必有损伤,纵然无法撼动根基,但终究是耗损元气。
太渊看着他,语气里带了点了然:“所以左兄你这次北上,不只是来看我的吧?”
左若童坦然点头,道:“那次与太渊兄你聊完后,其实我就有意识的开始培养三一门的接班人了。而且世界那么大,有无数奇妙的地方,我也想到处走一走,探索一番。”
他顿了顿,看向太渊:“不知道太渊兄有没有时间,跟我一起走上一遭?”
太渊闻言,略一思索便点了点头:“可以。听左兄的意思,是已经有游历计划了?”
左若童笑着点头,眼里闪过一抹锐利:“第一站,东瀛。”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