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来,也不能只指望着朝廷的官员。”李世民想起了泾阳县的书院。
“泾阳县庄子上的书院,不是还有各类分院吗?什么工学,医学,农学之类的,等边境安定下来,或许可以派遣一些先生学子过去,看看高原之上,有何产物可以利用,有何疾病需要防治,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若是真能作出些什么名堂来,也算是功劳一件。”
自去年农学院的师生去广州培育占城稻,李世民发现,书院的这些先生学生们,让他们去研究一些新鲜事物,并且给大唐带来好处,真香。
有了西州都护府,将来还会有西海都护府,这算是新的地盘,新的地盘上,说不定会有新的东西呢。
得研究啊。
“书院开设分院这才多久,二郎就惦记上了?”长孙皇后笑的眉眼弯弯:“去年是农学院成了香饽饽,往后说不定其他学院,在二郎的推动下,也会成为香饽饽。”
“就算是成立的时间短,沿用农学院的模式,先生带着学生们,可以一边做事一边教导嘛。”李世民笑道:“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所谓用人之际,用的不是朝廷里的这些官员,而是书院里那些真正能去办事事的,有实在本事的师生。
倒也不是说朝廷的官员没有本事,只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官员治理一方,管理当地是有经验的,但是让他去做其他的,比不得书院里那些接受过教导的学生。
“书院的学生们还没出师呢,二郎就已经给他们找了好去处,苦是苦了些,但是去了,再回来,这就是功劳了。”长孙皇后淡淡说道:“以往读书人的出路,多在朝堂,在地方为官,或是钻研经史子集,现在有了这样一处分门别类的书院,专精一艺,若能学以致用,为国出力,倒也不负所学。”
长孙皇后说话间,语气顿了顿,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语气更是温柔了几分。
““便如丽质,跟着孙道长学医,若将来能在医科有所建树,无论是编纂医书惠泽后人,都是莫大的功德。这比困在深宫只做一个公主,于国于民,更有益处。”
长孙皇后说这话,也是想要为女儿争取到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