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算是提前给皇帝做个预防了。
省得到时候........
长孙皇后垂眸。
虽然知道不会有那样的情况发生,但依旧......
眼下只能将自己能做到的,全都做到,为孩子铺路。
李世民听的连连点头。
提起长乐公主,李世民的心头也是一暖。
那可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
“大唐要强盛,不能只靠经史文章,更需这诸般实用的学问。工匠改进军械农具,医者护卫军民健康,农人培育良种增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国力。书院这条路,朕是走对了。”
李世民越说,思路越是开阔。
“等到西海都护府设立之后,朕便下旨.......不对,倒也不能强硬的下旨要求书院的师生如何如何,送一封诏书过去,鼓励书院的学生,到西部去。”
“精通水利、建筑的师生,协助规划城池、兴修水利;从农学院选派师生,勘察土地,试种作物;医科更是重中之重,高原气候迥异,疾病也与中原不同,需提前防范。”
“如此,书院所学便能迅速应用于实际,而新占之地,也能更快地步入正轨。”
“一旦落到实处去,不管是西州都护府,还是西海都护府,此后,都将结结实实的划到大唐的版图之中........于后世史书中可载。”
李世民也知道,王朝兴衰更迭,乃是不可避免。
但是大唐所拿下来的地,至少以后如果再出现一统,也要拿回来,否则,版图就是不完整的。
从将版图纳入大唐的那一刻起,所做的一切,便是归化,融合,彻底的将那块地,掌控在朝廷手中。
“二郎思虑深远,非止于眼前一战之胜负,实乃万世之谋。”长孙皇后由衷赞叹,看着丈夫眼中闪烁的雄心壮志,内心也颇为自豪。
自己的夫婿,是个英雄。
是个雄主。
李世民笑了笑。
“观音婢,朕说的这些,都是需要朝廷的耐心去慢慢实现的,当然,更需要一定的方法。”
“李靖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平了吐谷浑也不在话下,可是兵锋所指,或许能一时压服,却难收心悦诚服之效。”
“既然平定了,那大唐要的,就不再是一块名义上的疆土了。”
李世民在太极殿被四方使节共同尊奉为天可汗,番邦皆为大唐的附属国,这是事实不假,但是这些地方,归到大唐版图上,也不过是名义上的归附。
“大唐要的,是真正流淌着大唐血脉、遵循大唐律法、心向中原文明的州郡。”
“所以,书院的师生前去,不仅仅是做事,更是播种,将大唐的文明气象,远播西域,等到他们帮助当地人治好疾病,引来清泉,种出更多的粮食时,人心便会自然而然地归附。”
“待到数十年,甚至百年之后,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读书写字用大唐的文字,穿衣吃饭仿大唐的规制,婚丧嫁娶循大唐的礼仪……那时,谁还会记得那里曾经有一个反复无常的吐谷浑?那里,便是毋庸置疑的大唐疆域!”
“如此一来,”她轻声道,“后世史书工笔,记载的便不仅是二郎的开疆拓土之功,更有这化夷为夏、泽被万民的圣德了。”
......
庄子上,老赵一脸兴奋的跑到了书房。
“太子殿下,捷报!”
“哦?”李承乾的注意力霎时间被老赵吸引了去。
“可是关于吐谷浑的?”
老赵连连颔首。
“是,是的,任城王李道宗在库山大败吐谷浑。”
“如今,李靖将军兵分南北两路,进攻吐谷浑,形势一片大好。”
老赵能得到消息,这说明前方的捷报,已经传开了。
李承乾激动的捏紧了拳头。
“好!太好了!”李承乾猛地站起身,疾步走到书房里挂着的舆图面前。
“首战告捷,打开局面,兵分两路,速战速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