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605章 贬官

第1605章 贬官(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剑来:小孩子才做选择,宁姚剑妈我全要 开局刚好苟完十年,我无敌了 司马牧羊 在下潘凤,字无双 炽热亲吻 有幸今生又见你 离婚后:前妻死敌盯上我! 开局一包迷情药,助我脱困修仙 前女友母亲怀上双胞胎,她急哭了 娇丫鬟媚入骨,世子折腰宠疯了

此处置,是否有不妥啊,魏公也说了,本朝还没有因言获罪的先例呢,若是此事不能善了,那往后谁还敢在朝堂上直言?”

“这岂不是堵塞言路,有违陛下广开言路之初衷吗?”

“另一人也附和道:“是啊,魏公!本朝向来鼓励谏诤,方有今日之清明。若因此事开了因言获罪之端,只怕满朝噤若寒蝉,非社稷之福啊!”

魏征停下脚步,看着围拢过来的几位同僚。

他们说的有道理。

但是今日之事,特殊。

很特殊。

“诸位同僚,且听我一言。”

魏征的话,止住了众人的喋喋不休。

众人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张御史今日之言,尔等真觉得,仅仅是‘不当’或‘迂腐’吗?”

魏征的目光扫过众人。

“这是蠢!”

魏征心里讨厌蠢人。

就是因为遇到的净是些自以为是的蠢人,前半辈子过的才这么坎坷。

“黄河决堤,百姓罹难,将天灾之责引向陛下失德。”

“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混淆视听,动摇朝廷全力救灾的共识,就算是杀了他也不为过。”

“谶纬灾异之论,乃人君之大忌。”

几位御史闻言,神色微变。

魏征继续说道:“陛下登基以来,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你我皆有目共睹。”

“陛下今日之怒,非因逆耳之言,而是怒其不察实务、空谈误国!我只能说,朝堂不是清谈馆,这是商议国事的地方。”

说罢,魏征对着众人拱了拱手。

“言尽于此,告辞。”

几人木讷地拱手回礼,目送着魏征离开。

两仪殿内,李世民的双腿在殿内来回倒腾。

“陛下。”王德拱手应声:“左屯卫将军的奏章还未曾处置。”

李世民点了点头。

“去,将姜确的奏疏,立刻抄录数份,分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以及工部、户部、兵部的主要官员。告诉他们,朕给他们三天时间,各自拿出针对奏疏中所提问题的具体条陈,要实在的,可行的,不要空话!”

王德躬身领命。

李世民这才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心中的火气渐渐平复。

没关系,虽然很生气,但是自己的情绪非常稳定。

治理河道,这里头的事情多着呢。

想着岔开话题?

狗东西,捏着你的前途,去别的地方吧。

在这件事上,没有扯皮的余地。

谁碍着朝廷推行政策,碍着朝廷实干之风,谁就要倒霉!

那个被架出去的言官……

杀是不能杀的,贞观朝不能开因言获死罪的恶例,否则怕是要有人为了保人,当场以撞死在大殿上来威胁示威了。

虽然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但是名声上,说出去不好听。

坏了皇帝的名声,反倒抬举了那帮人。

恶心至极。

皇帝的一举一动,关乎到,千百年之后的历史评说。

做皇帝难啊,做个好皇帝,更难。

李世民心中无奈。

兢兢业业的,就是为了能治国安民,顺带着,于后世史书,留个好名声。

只是顺带.....

也难啊。

思来想去,李世民想到了先前参奏侯君集刮地皮的那些个御史。

现在一个个都老实的不得了。

他们的儿子还在西北呢。

这倒是个有意思的招儿。

“传朕旨意,”李世民对另一名内侍说道,“方才殿上那个御史,迂腐昏聩,不察实务,空谈误国,着即革去御史之职,贬为……汴州司马,即日赴任,让他去黄河边上看一看,亲眼看看什么是‘积年痼疾’!”

“是。”内侍赶忙应声,找中书舍人草拟诏书。

两仪殿内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李世民手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破怨师 火烧黎明 灭世魔龙三岁半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不学鸳鸯老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 回到汉朝当大佬